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首届安仁双年展:何为今天的艺术?

首届安仁双年展:何为今天的艺术?

2017-12-11 17:34:09 来源: 艺术当代 作者:

“今日之往昔”是首届安仁双年展的主题,在今天,我们的社会的景象导致被认为是一个图像消费的“景观社会”(居伊·德波),全球化为“景观”加上了无限想象定语,给人们造就了问题的多重性与相关思考。

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吕澎认为:在安仁这个场域,我们仍然将关注点放在今天的问题上,并提示出一个基本的观念:什么是今天?“今日之往昔”这个带有反省意味的主题是一种关于当下艺术的强烈反思,这与我们今日的艺术状况有着关联,这个主题意味着再次提出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何为今天的艺术?这是“今日之往昔”所思考与呈现的。

▲ 安仁古镇红星街

2017年10月首届“安仁双年展”于在成都安仁古镇举办,安仁双年展是根据成都安仁古镇的特殊风貌,由华侨城-西部集团发起建立的展览品牌;考虑人们熟悉的安仁古镇的历史和人文现状,同时,也考虑到安仁古镇的未来发展目标。在安仁这个场域,我们仍然将关注点放在今天的问题上,并提示出一个基本的观念:什么是今天?

▲ 安仁戏院

安仁双年展是一个搭建起国内外不同代际艺术家展示与交流的两年一届的双年展学术平台,持续地通过双年展及相关活动增强安仁镇的人文内容和当代影响力。本次安仁双年展将会由来自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艺术家构成,艺术形式多样,集绘画、摄影、装置、影像、雕塑等于一体。在展览展示方面既与安仁古镇形成有机结合,同时华侨城西部集团委托建筑师刘家琨改造了安仁古镇中的一所废旧厂房作为此次双年展的主场馆,并以其为安仁双年展打造一个永久展馆。

▲ 建筑师刘家琨改造的建川博物馆——钟章印馆

安仁双年展采取国际惯常的双年展总策展人负责的策展人小组机制,由艺术史学家吕澎担任总策展人。策展小组由蓝庆伟+杜曦云、卢迎华+刘鼎、刘杰+吕婧、马克四组构成,四组策展人完成“今日之往昔”主题下的四个单元:谱系修辞、十字街头、回不去的未来、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

▲ 安仁古镇公馆街

此外,首届安仁双年展还设置了特别邀请展单元,有“似曾相识——来自古巴的当代艺术展”、“折山图——山水的新象”、“图像与源代码——一次艺术化的社会实践”、“当场”、“小酒馆的礼物”几个不同的板块,由分策展人程昕东、宋振熙、李国华、蒋冰、唐荨潞负责。特别邀请单元分布在不同的空间和场馆中,为主展的有机补充,通过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与安仁产生互动。

 

策展团队

总策展人:吕澎   

分策展人:杜曦云

分策展人:蓝庆伟

分策展人:刘鼎

分策展人:卢迎华

分策展人:刘杰

分策展人:吕婧(Rain)

分策展人:马可·斯科蒂尼(Marco Scotini )


版块之一:谱系修辞 

以安仁古镇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遭遇为背景,以艺术的角度和方式,再次审视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轨迹,探讨当下艺术的历史成因,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推测。这里,以不同个体的体悟为端点形成的文化谱系,以及艺术家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美学特征,是展览的重心所在。

策展人:杜曦云  蓝庆伟 

艺术家:陈丹青、陈曦、陈文令、方力钧、冯峰、高氏兄弟、郭伟、贺丹、何多苓、何工、黄锐、洪磊、李博、李琳琳、李路明、李勇政、李占洋、马军、孟柏伸、孟煌、牟桓、姜杰、景柯文、沈晓彤、舒群、隋建国、王广义、汪建伟、王易罡、谢晓泽、忻海州、徐冰、杨冕、叶永青、艺术教育小组(张滨、叶洪图)、岳敏君、展望、张大力、张小涛、张文荣、张万新、张晓刚、张钊瀛、周春芽、朱加、朱玺。

部分参展作品:

▲ 陈丹青 书帖丛林之一 布面油画 228cm×202cm  2015

▲ 叶永青 姿势 布面版画  150×600cm  2007

▲ 徐冰《蜻蜓之眼》,影片静帧,2015年

▲ 方力均 2013-2016  木刻版画 122x163cm  2016

▲ 张晓刚《舞台》,布面油画,260×940cm,2017

“谱系修辞”读上去有些超越,不过,这个板块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一个最为近的当代传统的声音——也许人们会发现一种绵延,但是,历史被重新叙述和修改,并又小心翼翼地浮现,例如像张晓刚的绘画那样,哪怕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吕澎

 

版块之二: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回应了总策展人吕澎所提出的“今日之往昔”的策展主旨,重申艺术领域一种没有解决方案的处境,既无法通过回到过去获得情感的慰寄,或探测历史轮回的征兆以预测未来,也不是以前进作为可令人释怀的视野。鲁迅与冯雪峰创建于1931年12月的左翼文艺杂志《十字街头》,与现实主义电影导演沈西苓于1937年拍摄的电影《十字街头》都是左翼文艺工作者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指出解决方案的文艺实践。

策展人:刘鼎、卢迎华

艺术家:Daniel García Andújar, Adam Avikainen, Paul Chan, Yorkson(陈奕敏), Paul Drissen, Karsten Födinger, Marina Gioti, Jos de Gruyter & Harald Thys, Lukáš Jasanský and Martin Polák,贾淳, Stanya Kahn, Inmi Lee, Simon Leung,林岗,林一林,吕智强, Tomáš Rafa, Grace Schwindt,袁运生, The Phantom Modern(Yongwoo Lee策划;艺术家包括Jae Oon Rho, SoYoung Kim/Kim Jeong, Jane Jin Kaisen, Kyung-man Kim)。

部分参展作品:

▲ 亚当・艾弗凯涅 可口 生蚝、靛蓝和柿子于纸上 2015至今 尺寸可变 罗马Monitor Gallery提供

▲ 保罗·德里森  无题  画布水粉与弥散涂料  90x80cm  2017 艺术家提供

▲ 李仁美  向机器致敬  综合媒介 尺寸可变  2015 艺术家提供

▲ 陈奕敏  致约伯:请远离上帝(部分装置)  尺寸可变  混合媒介装置(沙,玻璃,铁框,铜条,三合板,玻璃油漆颜料,LED灯条,电子蜡烛)   2017  艺术家提供

 

版块之三:回不去的未来 

“回不去的未来”展览单元虚拟了一个来自未来的视角,以寻找记忆的姿态,迷恋并书写着当下的历史迷宫。由此,展览以双年展发生地的人文历史和特殊的在地性为基础,以西学东渐等与中国的现代化紧密相关的时空节点为起始线索,展开以“时间”为关键词的当代艺术讨论。

策展人:刘杰、吕婧

艺术家:陈秋林、陈哲、冯立、黎朗、李青、梁绍基、廖斐、刘传宏、那颖禹、 马海蛟、Mr.d.mouse (周行)、邱黯雄、邱洪峰、王川、吴鼎、徐跋骋、张天军

部分参展作品:

▲ 陈秋林  广和昌的豆腐百家姓2015  录像装置  2015

▲ 梁绍基  平面隧道  丝 120×120cm  2013

▲ 李青  风尘之冠  录像  5'55’’   2012

▲ 吴鼎  月亮在无人看时它是否还在那儿No.5  摄影  150×125cm  2015

 

版块之四:四川故事——戏剧与历史 

此版块聚焦于戏剧与历史相互关系。双年展举办地四川安仁古镇,与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在1940年所写下的著名剧本《四川好人》中所臆想的背景“四川”不谋而合;其次,于安仁古镇的刘氏庄园内,同时收藏着创作于1964年的著名泥塑群雕《收租院》,策展人斯科蒂尼以此为出发点,选择“四川故事”作为国际板块的展览叙事主题。

策展人:马克·斯科蒂尼

助理策展人:印帅

▲刘氏庄园内《收租院》原作

《收租院》是不折不扣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从一产生就具有它的超国界性的特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塞曼眼中的收租院与中国农民和创作者眼中的收租院,几乎是两个不同的作品。——吕澎

艺术家:科尔内斯·卡迪尤,赛琳·孔多蕾莉,何为艺术小组(尼科莱·奥莱尼科夫),尤里斯·伊文思,彼得·弗里德尔,斯塔诺·菲尔科,伊万特·詹尼奇安& 安吉拉·里琪卢奇,皮耶罗·吉拉尔蒂,莉丝·庞格,丹·格拉姆,朱安·朱娜斯,伊利亚&艾米利亚·卡巴科夫,威廉·肯特里奇,朱里斯·科勒,毛同强,潘礼德,米开朗基罗·皮斯托莱托,邱志杰,佩德罗·雷耶斯,圣地亚哥·希拉,孙逊,瓦尔·肖基,让-马内·施特劳布&丹妮·惠勒特,马可·塔迪奇,乌拉·冯·布兰登伯格,克莱门斯·冯·温德梅尔&玛雅·施维泽,魏明伦,杨圆圆,以及《梅兰芳与俄国先锋戏剧》(安德里斯·布林克马尼斯负责策划)

部分参展作品:

▲ 邱志杰  笑脸相迎  纸质面具,硅胶面具 300x300x26cm  2013  摄影:Meng Wei  图片来源:常青画廊 San Gimignano/Beijing/Les Moulins/Habana

▲ WilliamKentridge  样板礼记 2014-2015  三频高清视频装置  时长:10分40秒图片  来源:威廉肯特里奇工作室

▲ Michelangelo Pistoletto,罗马L’Attico画廊展览现场图,1968

▲ 尼科莱·奥莱尼科夫  一只名叫Palmiro的红色乌鸦(源自Togliatti和他抵抗的表演) 墙绘  2017

 

展览:安仁双年展
时间:2017年10月28日-2018年2月28日
地址:中国安仁 宁良老厂房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