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中央美院新课程︱动态机械雕塑基础

中央美院新课程︱动态机械雕塑基础

2017-08-10 11:30:13 来源: 数码媒体工作室 作者:MENG

 

课程名称:动态机械雕塑基础
Foundation of Kinetic Sculpture

 

课程简介

本课程由中央美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发起和支持,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组织和开展,并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系共同开设的创客式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将物理、电动、机械原理运用到动态雕塑艺术创作中的机会。学生将学会用电动以及其它能源驱动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为雕塑创作增添科技时代跨学科、跨语境艺术手段。


教学参考书目

《Motors for Maker》 --- Matthew Scarpino
《The Robot in the Garden》 --- Ken Goldberg

授课对象:部分央美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开课周数:4周

 

▼ 任课教员介绍


 

陈小文

对新思想、新科技敏感的艺术家与媒体艺术教育家。2001年,与美国阿尔佛莱德艺术学院的几位教授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短期班,把数字新媒体艺术教育带入中国。2003年,作为“春晖计划”学者在清华美术学院开始交互设计短期班。2008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物理交互艺术和交互影像艺术课程。自2016,作为国家“千人计划”艺术人才,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智能设计与科技”和“机器人艺术与科技”学科建设。

 

 姚燕安

姚燕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研究员。在国际上首创提出“连杆式整体闭链移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理论,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研发出已批量化生产的工程产品20余种。此外,提出“几何机器人”的科普理念以及融合数学、科学、工程、艺术和哲学的“MSEAP”研究与教育理念,积极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和大众科学普及。

▲ 图中就是正为两位第一夫人讲述几何机器人课程的姚燕安教授。

 

费俊

曾就读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及教授,交互艺术与设计研究生导师,交互北京发起人,某集体首席创意总监。他的艺术和设计作品多次展出于国内外画廊、博物馆和艺术节,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这是一次艺术与科技的教学实验,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教学事件,对于这个课程为我们打开的想象空间,现在我们还不具备评估的能力。”——费俊

 

 ▼

课程第一周

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电子原理,马达运动原理,观摩机械动态雕塑经典作品。以加强同学们对于这一领域的基本认知和必要知识储备。

▲ 姚老师正在讲解机械基本知识

▲ 同学们一边听讲一边自己动手研究机械传导装置

 

 ▼

课程第二周

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了各种传感器技术,编码,电子线路。以期在接下来完成电动、风动、雕塑等设计方案。

▲ 陈老师和北交大博士生、研究生正一同讲解编程基础

▲ 漂亮的电子元件

 

 ▼

课程第三周

掌握了所需的基本知识后,同学们开始构思自己的作品方案,并提出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和遇到的困难。老师们一起帮大家逐一解决问题。

 

 

 ▼

课程第四周

大家都确定好了自己的方案,也基本解决了技术难题后开始了制作和展示的过程。


 ▼ 课上讨论研究

 

 ▼ 部分作品呈现

▲ 胡晓仪同学通过齿轮传动技术创建了一个新的观看时间的方法:让时针、分针、秒针在三个不同的空间维度上分别按照其现实中应有的转速旋转。

 

▲ 崔匡西同学制作的自毁动力装置,以拒绝实现任何目的的方式来实现其全部的目的。

 

▲ 满元同学手工改造了一个蒸汽发动机,以蒸汽为动力来驱动。制作了以工业革命为主题的机械密室,表达技术快速持续而不可控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焦躁,迷茫与不适感。

▲卢佳同学改装光驱滑轨,利用步进电机驱动/Arduino,通过在机器人的预制程序运行中加入人类声音的控制/介入,以改变机器人运行轨迹,最终完成一幅图像为载体,试图找到一种机器人与人类的相处方式。

 

▲ 张紫琪同学要制作的是一个会随着时间运动变化的小亭子,意图将动态机械雕塑与实际功能相结合,亭子运动的部分采用仿生的机械臂,以一个运动支点操控机械臂的变化,多个轻巧的结构同时运动,组合构成丰富变化。

▲ 陆明同学希望通过这个传动装置的运动更加极致的将不同空间层次并置展现,产生空间对话。以表达她对“异托邦”的思考。

▲ 杨玲同学的交互作品《平衡迷宫》,观众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木板的倾斜角度,让小钢珠避过重重“危险”。

▲ 罗宇威和程毕迪斯制作的机器人作品《待产的阿多尼斯》:六足底盘搭载的单管自激固态特斯拉线圈,利用电振谐原理在机器人顶端喷弧,配合展架上的灯泡完成电光交互。

 

————————————————————————

课程告一段落,由于时间原因有些同学的作品还不完整,但相信大家都通过本次课程收获满满,因为,为大家提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和碰撞机会才是本次课程的“初心”!


 
陈小文老师讲述开课初衷
我们经历了第三次工业运动 (电子和数字工业),有人称我们在进入工业4.0时代。这个时代来势凶猛的科技发展是物联网技术和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好理解,“物联网”对大家相对陌生一些,它简洁概括的说就是“万物相连”。“物联网”借助互联网来传递信息,又与单纯互联网不同,它不仅仅局限于虚拟世界,还会直接影响和改变我们如何在物理世界生存。
 
相比于探索这些科技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我更关心的是其给未来艺术和设计生态带来的蜕变。当科技让艺术家从爬行变成站立行走那一瞬间,我们解放了两只手,新的“创造力”将由此诞生。

另外,这次和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系姚老师他们的合作,并非是简单的相互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是在高层面上的合作:即双方相互认知、碰撞和学习,彼此受益于对方独特而宝贵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科学家的发明和艺术家的创作是异曲同工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