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新书︱徐弘滨著《逐河而居:人类学视野下宋庄艺术家研究》

新书︱徐弘滨著《逐河而居:人类学视野下宋庄艺术家研究》

2017-05-02 23:55:13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徐弘滨

▲ 《逐河而居:人类学视野下宋庄艺术家研究》封面

 

逐河而居:人类学视野下宋庄艺术家研究
著 者:徐弘滨
出版发行:中国文联出版社
版 次:2017年2月第1版
印 次:2017年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190-2564-9
定 价:48.00元


内容简介
本文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艺术家研究,宋庄艺术家群落是中国当下比较典型的艺术生态,有“世界最大艺术家聚集地”与“艺术乌托邦”之称。作者隐居宋庄十年,对艺术家生活对方式的描述,与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寻迹,通过艺术案例对公共艺术活动所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宋庄文化现象的生成,产生机制与相关信息,研究艺术家与原住民之间的交互胶着的社会结构变化,不同群体交集的价值重构。艺术家聚集的“宋庄现象”是人类学对探索新型文化现象根源的直观体验。


作者简介
徐弘滨,艺术家、从事油画、装置艺术创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当代公共艺术社会实践。


逐河而居
——人类学视野下宋庄艺术家研究

目录

前言

一、绪论

1.问题的缘起
(1)当代艺术的历程
(2)关于宋庄

2.艺术人类学
(1)艺术人类学视角
(2)人类学理论思考
(3)“文化生态”

3.艺术家身份认同与群落关系
(1)身份困境
(2)文化认同
(3)社群、群落的艺术家生态属性
(4)群体关系与个体差异
(5)研究样本取样的解释

二、从圆明园到宋庄——一段中国当代艺术史

1.圆明园画家村与当代艺术

2.当代艺术
(1)什么是当代艺术
(2)当代艺术理论的趋向

3.宋庄概念——宋庄文化现象与形成脉络概况

4.宋庄的艺术活动
(1)宋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2)宋庄艺术节
(3)被禁止的艺术活动
(4)宋庄独立策展人
(5)宋庄美术馆与艺术园区的建立
(6)艺术家所处的文化地位

三、逐河而居——宋庄艺术家个案

1.聚居在宋庄艺术家的文化身份
(1)早期艺术家成员

2.艺术家融入机制和交往模式
(1)圈子
(2)礼物
(3)过渡空间:公共领域的活动
(4)艺术家在人际交往中所处的地位

3.艺术家的工作室
4.媒体关注的艺术家的生活
5.参与者——旅居在宋庄的外籍艺术家与海归艺术家

四、宋庄艺术家村公共化的变迁

1.乡村公共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
2.村民与艺术家的信仰与乡村现实
3.宋庄房讼
4.文化重构:现代生活与乡村的碰撞
5.艺术对乡村的影响
6.在路上——从宋庄出发

五、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试验:“白庙计划”——艺术乡村实践

六、结论

附录:“白庙计划”现场实录

致 谢

 


前言

文︱徐弘滨

“北漂” 作为一个现象,是对在北京追寻梦想的人们的一个称呼,我作为一个“北漂”在北京的宋庄 生活了有十个年头,以艺术家的身份居住在宋庄白庙村,其间由于职业与圈子的缘由结识了很多艺术家的朋友,大家都相互熟知,工作方向比较一致,生活方式也彼此略同,大家共同切身体验了宋庄这些年的变迁。作为一个把艺术当作终身职业的人,心中一直对艺术怀有理想,无论生活中存在多么无奈与不如意,面对现实困境,由于对艺术的热情与渴望,希望寻找自己自由生活的一个状态,怀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京城文化中心的想象,来到京郊宋庄从事自己的工作。由于具有社会学知识的学习背景,用学术梳理和“参与观察”作为研究工具,对居住在宋庄的艺术家进行了解,既有自己的学术观察角度,也具有人类“田野调查” 方法介入的意义。

艺术家的工作与人类学者的工作不同,首先,在宋庄从事自由艺术创作工作是作者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个选择,在宋庄与各种来自各地的艺术家打交道是艺术家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的层面上与其他艺术家并无二致,同样有社交、创作、学习、联络感情的需求,在艺术展览、艺术活动、聚会等问题同样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必须应对,经济收入、朋友关系、外界的赞誉与批评等方面的压力也是与其他艺术家一样感同身受,解决得好坏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得益于自身的社会交往水平及其他条件。其次,从研究的角度从事的人类学“田野”人类学者的生活与艺术家的工作、生活不同,艺术家本身就是作者生活的选择。

使用这个生活片段的观察以及有些主观的结论是对来自平常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这些记录是比较好的“田野”资料。

“田野”的体验是一种生活在此处的旁观者还是“生活在此中”?人类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人类学家会对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对作为个人自我回忆录或者是随笔类的生活感悟,进行一定的选择,在其中找到自己认为对人类学的方法形成一定理论体系价值的文本。在田野过程中,对文本的取舍也决定于“田野”调查者对文本内容的选择。人类学者关注的“文化”是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观念形态,是从社会角度对当代艺术方面的思考,从根源上找到自我对社会本质的感知,从自我判断的一种观念形态去思考社会,探讨其“文化” 背后所形成的机制与规律。这与其他批评家或媒体人关注的艺术家艺术语言体系或产生符号学意义有方向上的不同。

希望能通过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解析宋庄艺术家群体对宋庄文化现象的生成产生的机制与相关知识,对宋庄艺术家群体文化意义的梳理,进一步了解宋庄艺术家群体产生新的当代艺术观念所带来的文化现象,也对每一位艺术家在这个特殊群体中产生的文化价值予以肯定,在一个逐渐开放的体制下,每一个个体对自我自由价值的追求,就像一种力量彰显,同时影响着他们所处时代文化的进程。

笔者作为一个艺术家,可能会习惯于艺术家的思维,有可能会在视野上局限于艺术家的视角,从而影响到对事物客观的判断,无法反映出宋庄艺术家状态的客观性,这也许是在分析中比较弱的地方。从一开始进行这项工作,在进行访谈、收集文献资料时,一直会避免感情成分的介入,也尽量地从客观的角度去反映事物本来的面貌。人类学对研究者没有硬性的要求,对于研究者的身份争论也一直存在,客观判断是人类学者进行研究的重要条件。由于笔者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在宋庄工作,与其他人类学者不同的是,面对艺术家这个群体时首先身在其中,在人类学研究中所保持的疏离感不同,资料的获取的感性成分是无法避免的,同时又与现代人类学中一些学派的主张相一致。人类学者在一个小群体或者一个村庄做深入调查,要有一段为时不短的“参与观察”的田野工作经历,深入观察对象的生活中,直接生活于其中,感受其中的文化冲击,切实的体验人的生活面貌,这个过程中人类学者所经历的困惑或者置身其中的压抑、无所适从等感受是对人类思维模式的切身体验,为人类学者在思想与心灵中体验文化的不同,在各种文化互通交流中营造思想。笔者虽然希望像人类学者那样去观察,在生活中笔者仍然愿意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去生活。在观察和记录中去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是否能够做到入乡随俗,安心平静地接受生活现状,让思考不受到生活现状的影响是从事艺术比较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由于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传统的影响,对文化的判断有出自自我感情的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作为一个人类学者应该反思的问题,既客观性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受情绪或者感情因素的影响达到客观,在人情部分那些不是客观的存在,人情的因素只是对具体的人和事直接做出价值判断,对整个研究的结论有什么样的影响,希望读者在阅读此文时应该注意这个背景。

在这个背景下,把视角部分重点放在宋庄镇 以外的其他偏僻的艺术村落,主要因为笔者本人也住在这些村落,这些地方的艺术家所处的环境还保留着宋庄艺术产业规模发展以前的生态模式。这里是北京郊区农村的发展模式,与其他普通的村庄没有太大的差异,作为宋庄艺术村落发展的典型,宋庄以小堡村为中心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规模的艺术家聚居区之一。由于在小堡村艺术家数量比较大,在进行样本选择时,无法兼顾各种类型的艺术家,只是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进行访谈式的调查,对于其他被忽略的一样重要和有影响的艺术家是不公正的,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笔者一样会给予重视。尽量使收集的资料能够描述出宋庄艺术家的普通场景,这部分资料与样本采集,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及受访艺术家的主观推论,希望能够分辨出研究者观察中的立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艺术家的误读。除了现场记录的文献,还会对艺术家的文献进行借鉴,田野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社会现成的档案文献中重新找出新的具体的证据材料并得出一般性的推论。小堡村作为宋庄艺术聚居区的核心,居住的重要艺术家更多。而宋庄其他的村落与小堡村一样都有艺术家聚居,但规模偏小,这些村落受到艺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大。主要选择这些村落的艺术家,也考虑到这些村落只是在发展片段所经历的时段不同而已,为研究增加了时间的多维对比。虽然居住小堡村以外村落的艺术家在数量上不多,但是艺术家对宋庄的信息量的承载是一致的。每个艺术家个体在不同的程度上与宋庄发生联系,交互的程度与人际交往程度有关,艺术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与宋庄艺术家群落中核心人物的社交圈的远近决定了交互程度。信息的获得具有同样的价值。根据信息量的掌握情况以及在描述中艺术家生活的呈现到“田野”观察结果而得出的结论,有时会受制于信息不够全面。

在本研究中涉及的艺术家尽可能地使用原名,出于对艺术家与村民的尊重,凡是涉及隐私或有可能影响到艺术家生活的部分不会提到他们的姓名,会用英文字母代替,在公开的文献中出现过的艺术家在本文中会直接引用。

 

 

名家推介 >>>>>

徐弘滨著“逐河而居”,2017年初版,239页,精装本,48元。作者是个艺术家,在宋庄生活了十几年,参与了很多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本书是他的艺术人类学处女作。附带说一句,宋庄此刻有一万名艺术家,但关于宋庄的文本极少,每年会有大量的艺术画册出版,但关于宋庄的文本纪录或者研究著作不到一本,这与宋庄的艺术家数量极不相称,这本书也算是宋庄研究文本之一,值得一看。
—— 吴幼明 
2017.5.4

 

“艺术”和“乡村”这两个并无多大关联的界域,在于人类学的研究中,却是极其重要的土壤所在。徐弘滨先生的《逐河而居》一书精致论述了宋庄作为现中国体制下的乡村现实与被党同伐异者所追逐的艺术家群体之间的人文交融和结构重组的前缘后果;以及作者作为一名观察家、学者或艺术家身份在时代变迁中的活体参与和亲身记载。值得一读。
——陈半农 
2017年5月13日

 

首都各界喜迎《逐河而居》(节选)
近几年,朋友圈陆续遇到一些见解,比如天津的顾凯军先生,大致能记得他的观点,艺术创作的文本价值将会促使理论学说日趋独立,从而替代未来艺术。说起来似乎又不那么难以置信,多少鲜活的精神现象不正向我们的生活交织契合,譬如,商业或现实下的表达,较相着超前狂奔而去。如此,一个艺术家的图像追踪与社会学综述,哪一个更能承载当代美学的思想磨砺?
……(此处略两段)
兹在永和九年暮春,《逐河而居》付梓成书。今日景语难免明日史话,恰如卷中偏重的白庙渔村,由潮白河湿地聚集,经农耕年华,商业时代,外来人口,最终遁形于未来城市规划,浪滔滚滚,浪漫偕苦乐不休。小镇故事多,视角尽不相同,文叔以老干部体、书画函授大学名家弟子,大会堂收藏价值笔墨贺曰: 洛阳纸浆河南人,美丽白庙始作俑,同行重见重相识, 能否给我签个名?其二,落落京城已有期,只是雄安未曾时,一索农院十三载,通州后来副中心。
—— 杨文胜 
2017.5.3

 

《逐河而居》花费了的几年的时间终于出版,值得祝贺。徐弘滨是泡在宋庄十几年的“老炮”了,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的他见证了宋庄的发迹史以及艺术家的“游牧”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以人类学视野来观察和刨析宋庄艺术家在中国体制下的“乡村”与“艺术”种种现状。《逐河而居》一书的出版无疑在这方面补充了研究宋庄艺术家的空缺。
—— 长风 
2017.5.13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