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 2016)入围、获奖影片暨颁奖现场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 2016)入围、获奖影片暨颁奖现场

2016-12-18 14:22:57 来源: 空院子 作者: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

今年是栗宪庭电影基金成立十周年。
 
十年,作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和时间刻度并不昭示更多。但是,作为一段历史,却颇堪探寻和回味。
 
是的,历史!当我提及这个显得过于厚重或者轻佻的字眼时,不仅是指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而是更多预示着将要到来的日子。
 
历史不是结果,更远没有结束。
 
历史是一个动词,是选择和建构的可能。所以不管你是否自觉,有意或者无意,历史都将把你裹挟其中。
 
化用一句古希腊名言就是,愿意的人,历史牵着走,不愿意的人,历史拖着走。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注定都将进入历史。区别只是在于,主动或被动,不堪或凝重。
 
由是,栗宪庭电影基金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眼前的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就是一份对于历史的承担。尤其是这其中所有作者的精神供奉和心灵献祭,恰如一曲安魂和祝祷词:于时代有所见证,于未来有所交代,于后人问心有愧得少一点。
 
历史,不在别处!
 
历史,就在电光幻影的俯仰天地间,也在一年一度的迂回曲折中,纤毫毕现!
 
——刘兵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 2016)

选片人
纪录片单元:林鑫、杨弋枢、刘兵
剧情片单元:甘小二、水怪、王宏伟
实验片单元:胡震、张海涛、徐若涛

评委
纪录片单元:张赞波、胡新宇、雎安奇
剧情片单元:李红旗、木卫二、狗子
实验片单元:王功新、蒋志、朱加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入围影片全片单

▼ 纪录片竞赛单元

黎小锋/贾恺 -《昨日狂想曲》
于广义 -《跳大神》
山鬼 - 《风吹乡树轻轻摇》
谢戎 - 《阿弥陀佛2  三昧寺过年》
沙青 - 《独自存在》
范俭 - 《吾土》
李红旗 -《神经二》
徐辛 - 《长江》
林加欣 - 《郭》
高明清 - 《老人与气球》

 
纪录片展映单元

王利波 - 《熵》
范坡坡 - 《彩虹伴我行》
韩涛 - 《人间》
章梦奇 - 《自画像:47公里之死》
王胜华 - 《我的希望在路上》
吴昊昊 - 《昆五 批判麦子》
荣光荣 - 《孩子不惧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张国栋 - 《罗让见措的家事》
邵启龙 - 《游记·啼空》
陈君典 - 《纪念中国城》


 ▼ 剧情片单元

 张维鹏 - 《中国异能青年》
朱颜忠 - 《面子与里子》
雷一松 - 《冬去春来》
应亮 - 《九月二十八日·晴》
张旭煜 - 《三刻钟》
李冉 - 《露西亚》
朱志超 - 《傀儡师》
王艺澄 - 《蚁穴》
曾勇 - 《谢特》
王湛 - 《溟河旅店》
王育臣 - 《从命》
邱阳 - 《日光之下》

 
实验片单元
黄金 -《方法论Ⅱ》
高文谦/薛冰/宋吉祥 - 《孔雀》
沈杰 - 《猴》
高远 - 《不过是寻常的一天》
马丁邵德龙 - 《癖》
钟甦 - 《本命年》
卢杉 - 《基因糖》
高源 - 《月晷》
张大卫 - 《汗血宝马》
杨泳梁 - 《陌入止境》
李昂/蔡采贝 - 《永夜球场》
孙阿木 - 《织聋》
路昌步 - 《捕风捉影》
蒋圣达 - 《电影同时使电影成为可能与不可能》
谢天 - 《孽槃》
何雨/毛唯辛 - 《他人的生活》
谭嘉灏 - 《拐人》
王化刚 - 《一个标准的夜游》
肖瑶 - 《25》
董豪 - 《冰山下的来客》
郑嘉燕 - 《灵魂的危险》
陈镪 - 《臭肉》
莊育儒 - 《Floating Illusion》
邱炯炯 - 《痴》
田晓磊 - 《创造》
王心艺 - 《归墟之边》
吴昊昊 - 《吃孩子》
刘豪格/赵若眉 - 《鱼缸》
黄文亚 - 《晚安》
周罡 - 《中国》
赵域 - 《BUG》

 

▼ 特别展映单元

诗歌群岛
印度尼西亚新独立电影个人精选

策展人:葛江·祝鸿(Gertjan Zuilhof)

Joko Anwar - 《我的思想副本》
Garin Nugroho -  《混沌爱诗》
Ismail Fahmi Lubish - 《带面具的猴子 - 达尔文的进化论》
Amir Pohan - 《颤动的回声 - 有关自然的笔记》

Yosep Anggi Noen 导演短片集
《类型亚类型》
《外面没下雨》
《不是个爱情故事》
《从未见过一杆进洞的女球童》
《家》

 

▲ 电影基金小院儿,雾霾天里热情不减

▲ 电影基金小院儿,雾霾天里热情不减

▲ 放映现场

▲ 放映现场

▲ 映后导演与观众交流,栗宪庭电影基金活动总监刘兵主持

▲ 中场休息

▲ 颁奖嘉宾:栗宪庭电影基金创始人(总监)栗宪庭先生

▲ 颁奖嘉宾: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总监曹恺先生

▲ 颁奖嘉宾: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王宏伟

▲ 颁奖嘉宾:BIFF 2016剧情片单元评委狗子

▲  颁奖嘉宾:BIFF 2016纪录片单元评委胡新宇

▲ 现场观众

▲ 现场观众

▲ BIFF 2016 团队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各单元获奖影片

纪录片竞赛单元获奖影片

▼ 独立精神奖

空 缺

▼ 评委会奖

空 缺

▼ 优秀纪录片奖

作品:《吾土》 导演:范俭

授奖词:
我们将优秀纪录片奖颁发给《吾土》。
创作者用一种温暖的勇气去构筑跌宕的现实。历经时间去捕捉出一个家庭充满细节的命运,让对抗成为一种麻木的日常,让人过目难忘。

范俭,纪录片导演。作品曾入选柏林电影节、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釜山电影节、香港电影节、加拿大HOTDOCS等多个国际电影节。关注时代巨变下人性、家庭的故事。
 
主要作品包括:

《摇摇晃晃的人间》/2016年/88分钟(即将上映)
《吾土》/2015年/81分钟
《寻爱》/2015年/97分钟
《活着》/2011年/90分钟
《的哥》/2008年/68分钟
《在城市里跳跃》/2006年

作品:《昨日狂想曲》  导演:黎小锋/贾恺

授奖词:
一种对语言的错置,一种可以说是任何东西,也可以说是任何相反的东西,这种在逻辑混乱中制造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引起一种虽然虚假却可以利用的乌托邦式联合。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旧事物的回归显得像新事物,文革回潮与造神总连在一体。我们鼓励该片的同时,也希望作者对以上这种由旧转新的新法西斯主义特征特别警惕和仔细甄别。

黎小锋,纪录片导演,现任教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主要作品《遍地乌金》(125分钟)、《我最后的秘密》(90分钟)、《无定河》(110分钟)、《夜行人》(90分钟)曾入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丹麦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瑞士弗里堡电影节、韩国全州电影节、台北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等诸多海内外影展并获北京独立影像展纪录片单元最高奖“独立精神”奖、中国独立影像展十佳纪录片等奖项;新片入选釜山国际电影节AND亚洲纪录片联线项目。
著作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20世纪电影》、《纪录片创作》、《梦中的洪水猛兽》(诗集)等。

贾恺,纪录片导演,现任教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要作品《遍地乌金》、《我最后的秘密》、《无定河》曾在日本、丹麦、瑞士、韩国、台北、上海等诸多海内外电影节入围、获奖; 著译有《美国电影综览》(专著)、《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译著)等。

 

▼ 纪录片竞赛单元评委

雎安奇,1975年生于新疆,是目前最受国际瞩目的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和跨媒体艺术家之一,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接受了电影教育。在全球参与了超过30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电影奖项,作品曾于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林肯中心展出。2000年用过期八年的胶片拍摄完成的处女作《北京的风很大》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成为日后中国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新近完成的电影作品《诗人出差了》再次以离经叛道的叙事方式在2015年的国际影坛引起巨大反响,获得鹿特丹国际影展最佳亚洲电影奖和韩国全州电影节最高大奖等五项国际大奖。影评人汤尼·雷恩(Tony Rans)称其为百分之百的电影创造者。作为一位跨媒体艺术家,其特立独行的创作方式和观念也贯穿在更多元的艺术创作中。
 
近期主要艺术活动:
“Art of the Real”,韩国国立现代与当代美术馆(MMCA),2016
“Crossboundaries:来自中国的影像”,巴塞罗那艺博会&Santa Monica艺术中心,2016
“DRAFT”,瑞士当代艺术研究所全球九人计划,2016
“图像与想象:通往中国的不安之旅”(Imagery and Imagination:Uneasy Trip to China) ,雅加达,2016
“发烫的冰:冷形式的表现欲”,陌上画廊,2016
“北京站”个展,陌上实验空间,2016
“我们的未来”,红砖美术馆,2016
“超文本”,其门艺术/智先画廊,2016
“Covered Art of the Real”,纽约林肯中心,2016
“大字:雎安奇个展”,在3画廊,2016
“光映现场”巴塞尔香港,2016
“新新话” C-Space,2015
“人民浴池” 智先画廊,2015
“灰/刃/框/洋”,集美X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2015
“没有真身” 乌拉尔双年展2015
“虚空” 今格艺术中心开幕展2015
“行动三部曲” 尤伦斯艺术中心 2015
“八种可能路径:来自北京的艺术”,德国柏林,2014
“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艺术展”,蓬皮杜艺术中心

张赞波,中国独立纪录电影人,作家。
主要作品有纪录长片《天降》(2009),《恋曲》(2010),《有一种静叫庄严》(2011),《大路朝天》(2015)。
非虚构著作《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5年11月)。 

胡新宇,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电影作者》杂志编委。2001年底,开始拍摄第一部纪录片《男人》。
2007年,完成第二部作品《秭归》。
2007年7月,做为艺术家艾未未《1001个童话》纪录片上海部分剪辑。
2002-2009年,完成纪录片《家庭恐惧》。
2013年8月,完成纪录片《刍狗-关于黑道小弟和他……》。
短片作品包括:
纪录片: 《楼道》,5分钟,2003年
(2003年平遥国际摄影节“公共空间”影像作品十五人作品之一)
纪录片: 《猫》,9分钟,2003年
纪录片: 《苹果》,8分钟,2006年
纪录片: 《奋进中的太原》,35分钟,2007年
纪录+剧情:《由心而动》,5分钟 (2009年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短片节) 


剧情片单元获奖影片

▼ 年度优秀剧情片奖

作品:《露西亚》 导演:李冉

授奖词:
李冉用日常的生活影像,捕捉到一名少女的成长冒险和爱情洗礼。昼夜交替之际,空气中流淌着片刻的感伤。

李冉,独立电影人,从事电影导演、编剧、制片、剪辑、摄影、后期制作等工作。1988 年12 月 20 日出生于北京,2007 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2011 年本科毕业后得到全额奖学金赴荷兰阿姆斯特丹攻读国际法硕士。在读硕士期间,有感于欧洲独立电影精神,李冉决定投身电影创作,遂于毕业后在荷兰独立拍摄了一些纪录短片,其中的代表作品入围了国际主流影展。受到纪录片成功的鼓舞,2014 年 9 月,李冉前往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开始了剧情片导演的硕士项目,2015 年 6 月毕业,以毕业作品《露西亚》获得“年度最佳导演”和“年度最佳编剧”两项大奖。该片入选2016年戛纳电影节短片奖,并仍在世界各地电影节展映。李冉现居北京,正在准备下一部电影。

作品:《面子与里子》 导演:朱颜忠

授奖词:
城乡结合部没有他的位置,闭塞的乡村也拒绝了他的归来。这部黑色喜剧外观粗糙,主人公浮夸浪荡不思进取,他纠缠、尾随并拥抱着眼前的生活破败。

朱颜忠,生于1991年,2015年本科毕业。专业为广播电视编导,大学期间拍摄20多部短片,2部长片。从事导演、编剧、摄像、剪辑等。电影《无人问津》入围“柏林华语青年节”。

 

剧情片单元评委

李红旗,1976年生于山东邹平,自幼学习绘画,1999年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作品,2004年起制作电影,电影作品曾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鹿特丹电影节KNF奖等奖项,现生活于湘西古丈。

木卫二,影评人。生于南方,现在北方。曾任金马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影评人奖评委,在《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城市画报》等媒体开有专栏。著有作品:《身不在场》、《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狗子,本名贾新栩,男,1966年生于北京。
1989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曾从事编辑、记者、代课教师等,现居北京。
 
出版作品:《一个寄生虫的愤怒》 (随笔小说集);《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长篇小说);《北京寄生虫》(与石康、张弛的中篇小说合集);《活去吧》 (随笔小说集);《醋也酷》(长篇文化纪实);《迷途——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2》(长篇小说);《空谈——关于人生的七件事》(与陈嘉映、简宁谈话录);《散德行》(随笔集)等。
 
曾主演话剧《采访记》、《泄密的心》,电影《盒饭》、《空山轶》、《多年以后》、《小东西》、《黑四角》等。
 
2016年与友人在北京成立“比尔狗小组”,就“性与死”两个问题访问社会各阶层人员。

 

实验片单元获奖影片

▼ 实验创新奖

作品:《冰山下的来客》  导演:董豪

授奖词:
作者通过对山东某村镇的一座石灰场的记录性的拍摄,简易地勾勒出当下中国北方村镇的大致的一个侧面。作品整体呈现出极简的语言风格,通过几组非常唯美的镜头组合,将一个毫无生机的石灰场进行了戏剧化的情绪渲染。整个作品立意明确,语意表达清晰,镜头调度上合情合理,刻画细腻,画面光感的处理很好的传达出作者的立意诉求。技术层面,特别是剪辑部分以及后期音效的处理,都反映出作者的把控能力。整个片子的完整性非常高。

董豪,1990年9月出生于山东威海,独立短片导演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电影工作室。
2012年《蜉蝣》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业三等奖
2013年《1101》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二等奖
2014年《坞道》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业一等奖并获得第三届瓦尔达影像      展特别关注奖
2015年《醒来》入围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六届原创影片大赛
2015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奖学金二等奖
2016年《冰山下的来客》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一等奖

作品:《永夜球场》  导演:李昂/蔡采贝

授奖词:
此动画片立意诙谐幽默,造型特点生动有趣,制作上并没有太多的炫耀技巧,而是恰如其分的遵循了视觉功能与立意传达这两者之间的连通转换规律,展示出了统一的画面唯美节奏,反映出作者对于图像的整体把控素养。是一部观赏性很强的动画短片!

李昂,1992年出生于广东深圳。2014年毕业于无锡江南大学,现工作居住北京。

蔡采贝,1992年出生于广东深圳。2014毕业于江南大学动画专业,研究生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动画方向。

 

▼ 实验片单元评委

王功新,1960年出生于北京
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1982年—1987年 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
1987年—1988年 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学院 访问学者 硕士学位
1988年—1995年 生活工作于美国
1989年—1995年 生活工作于美国
2002年—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 客座教授
2013年—“奥利弗”金像奖最佳影像设计大奖提名,伦敦,英国
2014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
1995年—至今 生活工作于北京和纽约
 
主要展览包括:
2016《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 北京民生美术馆
2015《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 OCAT上海馆;《 M+进行:流动的影像》 M 美术馆, 香港;《中国 8 》MKM 现代美术馆, 德国
2014《王功新:影像艺术家》,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墨尔本,澳大利亚;《海陆空》,韩国IHN画廊;OCT 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格里菲斯大学画廊及亚太媒体艺术空间,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2013《中国当代艺术新景象》,VIVACOM艺术大厅, 索菲亚,保加利亚; 国家当代美术馆,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前进亚洲:亚洲影像艺术 2002-2012》,ZKM 媒体美术馆,德国;《王功新个展》,亚太媒体艺术空间,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2012《我的太阳- 王功新个展》》,亚洲协会美术馆,纽约;《与有丫关,与中国有关- 王功新录像装置展》红线艺术中心,丹拂, 美国
2011《中国影像艺术-20年》上海民生美术馆;《触摸》阿拉里奥画廊北京展厅
2010《关联——王功新个展》,站台中国,北京
2009《与邻居无关》,箭厂空间,北京
2008《半生之梦:洛根收藏之中国当代艺术》,旧金山当代艺术美术馆,美国
2007《真正的艺术》中国当代艺术,泰特美术馆利物浦分馆,利物浦,英国;《运动的艺术》,北京长征空间
2006 马爹利非凡人物艺术成就奖,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5《王功新/林天苗新作展》,四合院画廊,北京
2004《对话–顾得鑫、王功新、张培力,》沪申画廊,上海
2003《亚洲媒体艺术的未来》,广岛市立当代美术馆,日本
2002 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王功新来自北京》个展,南澳当代艺术中心,澳大利亚
2001《王功新,林天苗新作展》,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
2000《90年代前卫艺术文献》,富冈亚洲美术馆,日本
1999《革命的都市》,ICA当代艺术中心,伦敦,英国
1998《“由内至外”新中国艺术展》, P.S.I当代美术馆,纽约
1997《大陆的裂痕》,和多利当代美术馆,东京;《神粉1号》,美院画廊,北京

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沅江,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
 
蒋志长期、深入地关注各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总是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上,他所着力的是如何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经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并保持日常经验与文本经验两个维度上的张力。在关心当代艺术自身方式问题的同时又富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他的语言多元广泛,在他超越了容易引起观者共鸣的空泛的个人情感和文化态度,从社会和个人的心理深层批判性地介入艺术创作和社会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并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朱加,1963年出生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现生活工作在北京和伦敦
 
个展
2015 临街的弥漫, 香格纳H空间, 上海
2013 他人之像,香格纳新加坡, 新加坡
2013 零 电影首映,香格纳北京, 北京
2011 他人之像, 朱加个展, 香格纳北京
2008 我们是完美的 -- 朱加个展, 香格纳H空间, 上海
 
群展:

2016《第三届蒙得维的亚双年展》,蒙得维的亚,乌拉圭;《世变》,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
2015《展示片段》,OCAT十年(2005-2015)文献研究展,北京OCAT研究中心;《艺术长沙-连接中国的桥:历史,科技,诗与雅》,长沙市博物馆,谭国斌当代艺术中心;《M+进行:流动的影像》,香港西九龙文化艺术中心
2014《转译的脑震荡 - 2000年以来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方法与实践》,成都当代美术馆;《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
2012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OCT 当代艺术中心,深圳;《开放的肖像》,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2011《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 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2010《不仅仅是时间, 张培力 & 朱加》, REDCAT (ROY AND EDNA DISNEY/CALARTS THEATER), 洛杉矶
2008《快城快客—第七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2007 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不仅是可能, 而且是必要的 / 全球战争时代的乐观主义,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2003 第5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梦想与冲突. 观者的权利, 威尼斯, 意大利;《时间后的时间》, YERBA BUENA 当代艺术中心, 旧金山, 美国
2002《节奏 - 20世纪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 美国;《抽取, 在20世纪的艺术中延续"每一天"》, 卡斯蒂勒.荻瑞沃利当代艺术博物馆, 都灵, 意大利
1998《每天》, 第11届悉尼双年展, 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澳大利亚
1997《另一次长征——90年代中国观念艺术》, CHASSE KAZERNE, 荷兰基石基金会, 布雷达, 荷兰;《移动中的城市》,亚洲当代艺术巡回展分离派美术馆, 维也纳, 奥地利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