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现场]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现场]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2016-11-18 18:43:57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Lee

▲ 展览海报

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总 策 划:周旭君
策 展 人:邱志杰、郭晓彦
助理策展人:张嗣、刘杰、杨青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5日-12月1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二层
主  办: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

艺 术 家:陈文波、陈晓云、高士明、高世强、蒋志、李振华、刘韡、陆垒、琴嘎、邱志杰、石青、孙原+彭禹、王卫、王郁洋、乌尔善、杨福东、余极、张慧、郑国谷、朱昱
青年艺术家:冯琳、李明、陆扬、马秋莎、佩恩恩、张玥、张云峰+李海光、赵赵 

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作为2016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年度重要展览,“后感性:恐惧与意志”于11月5日隆重推出。“后感性”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行动。展览将对“后感性”——这样一场对2000年后的中国当代艺术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当年众多青年艺术家曾活跃于其中的艺术行动及它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次回溯。“后感性”是以1999年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的“异形与妄想”展览为起始的一场持续了10多年的中国本土实验艺术实践。此次展览分为作品和文献两个部分,展出了投身“后感性”的艺术家的创作,可以窥见他们以巨大热情投入的思考、讨论及行动。展览还邀请了近期活跃的、在创作理念和行动上与“后感性”艺术思考较为接近的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参展,以呈现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地被定义的“后感性”。

▲ 开幕现场

▲ 圆桌论坛

▲ 策展人邱志杰为观众导览

▲ 开幕现场

后感性的开始与动机

▲ 展览现场

“后感性”是以1999年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的“异形与妄想”展览为起始的一场持续了10多年的中国本土实验艺术实践。而这场起初以针对艺术动机、趣味与计策而作出反应的“遏制行动”,早在1997年就见雏形。这种动机始于在85新潮、89大展之后,以社会学为题材的政治波普、泼皮等艺术潮流的大势已去,随之出现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强调自我身份、世界观、全球化等现象迸发的转型期,而这也使得观念艺术的概念更多地被人领会。恰恰根据邱志杰所说的方法论,“后感性”正是针对展览现场艺术家根据展览创作的机智型作品的批判,尤其反对的是某种基于“观念”产生的趣味的倾向——强调激变和现场感,反对标准化、枯燥的观念艺术。

▲ 琴嘎作品

 

▲  刘韡作品

▲ 展览现场

在“后感性”所对抗的“当代体制的标准化艺术”中,似乎最初的感性在被理论化之后变成了一种理性,并非在地的、植根于现场的可感受性。而“后感性”表现出更多的是此时此刻现场发生的,非作品的道听途说。似乎这种要追寻“艺术更应该是怎样的?”不懈之气显得轻狂、反叛、未有定论,但对当时艺术环境造成的是标准概念的坍塌和论战。如果站在今天进行历史性回看,那这种“不懈之气”正是某种“意志”——唤醒存在主义的境遇,重新赋予选择权,夺回意志。 

 克尔凯廓尔式的标题

▲ 展览现场

▲ 邱志杰 说文解字

▲ 邱志杰 大荷花

▲ 邱志杰 关于后感性的回忆

邱志杰把“恐惧与意志”看成是一个克尔凯廓尔式的标题。克尔凯廓尔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并决定本质。”那 “存在”怎么变成动词呢?因为存在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每一个人在考虑自已的选择时,他就是在面对自已要不要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当你选择自已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后,你才可能得到本质。似乎这应对了“后感性”起初的动机——不断主动考虑自己的选择,从而达到激变。

▲ 高世强 世纪

▲ 杨福东 我并非强迫你

 

▲ 杨福东 那个地方 1999

 

▲ 孙原+彭禹 当看不再是一种选择

而“恐惧”是时刻伴随从全球化到网络时代,再到后网络时代的社会症状,甚至是自我们出生以来所免费获得的“选择”,这种“选择”如克尔凯廓尔所举农夫与马车的例子:农夫醉酒后,驾马车回家,表面上看起来是农夫驾马车,事实上老马识途,带农夫回家。这个比喻有什么用意?仔细想一想,我们从小到大,不都是由习俗、观念、老师、父母提供给我们的生活模式,就像一匹马拉着我们回家,没有自已作决定,也没有选择我们自已的路,这就是今天生活所造就的人的症状。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有意识地指挥马去选择自己的路,这才找到存在,改变本质。这也像“后感性”所反对的“‘存’而‘不在’”。
 

 后网络时代与无聊 

▲ 王郁洋 呼吸——财务办公室

▲ 余极 变脸

▲ 朱昱 神珍神学

▲  展览现场

▲ 张慧 蔓延(新年快乐)

▲ 张慧 地上地下

▲ 手稿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其审美意涵不仅催生出更为多元化的样式,也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相应的在公共空间和社会领域被广泛接受及应用,虽然互联网开启了个人极高的参与度,但同时也展现了某种“去中心化”之后的断裂:无穷尽的信息碎片的干扰与政治意见表达的互相重叠和混淆,更不用说网络信息就始终在强化一种“数字政体”的绝对优势地位——在不断释放个性的前提下总是被理性所蒙蔽。而理性的先行也同样延伸到“后网络时代”,这并不是指“网络”之后或更新的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样态,而基于网络生存中今天已经普遍固化了的文化和艺术中的一种意识形态。正如邱志杰所说:“我们在平时的理性之下,其实并没有使用感觉,只是使用了经验。”这也使得更年轻的一代人越来越深地被恐惧所笼罩。 

 作为意志的后感性

 

▲  佩恩恩 每个人都是企业的同时也是产品

▲ 陆磊 恰似彼岸

 

▲ 石青 茶叶工厂

 

▲ 蒋志 作品

▲ 李明 一次打火机—苹果

▲ 李振华 无题

▲ 陈晓云 作品

▲ 赵赵 西装

▲ 马秋莎 从平渊4号到天桥北里4号

▲ 陈文波作品

也许这正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特邀邱志杰作为策展人的缘由,并展出30位艺术家的31件作品,包括21位亲身参与过历次“后感性”展览的艺术家和9位青年艺术家。正如策展人邱志杰所言:(后感性是)“对身份和类型不断地退出,不断地策划和发动对于自我和经验的再陌生化。后感性是从来没有完成过的镜像阶段,是被无限地延长到一生的青春期”——“此刻我们不谈论作为方法的后感性,我们谈论作为意志的后感性。”

▲ 冯琳 礼物

▲ 王卫作品

后感性从开始至今,其中出现了几次分裂,一次是来自99年针对中国当代艺术普遍开始出现的观念艺术倾向与机智艺术倾向的分裂。2000是来自其内部针对不同方法论的分裂,其中一组开始针对空间、现场、展览方式上的继续探索,另一组就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与身体、尸体、肉相关的材料,以及材料所构成的某种社会道德混杂的方式进发。2003年是来自针对空间实践的分裂,艺术展览的方式开始出现在挑战表演方式特有的空间存在,直接挑战了在创作中局限艺术家思考与呈现方式的白盒子现象。2004年是与官方平台中标准展览方式的妥协与分裂,将完全无法识别判断的艺术(行为、表演)引入博物馆体制。2005年是对已往后感性方法论的一次温故,彻底消解了策展人的角色,展览逐渐呈现出某种标准后感性方法论的倾向。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 Lee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