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新媒体艺术家钱泓霖+舞台3D Mapping

新媒体艺术家钱泓霖+舞台3D Mapping

2016-03-29 01:17:39 来源: dART创艺电音 作者:dART Visual影像

新媒体艺术家——钱泓霖

1988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随父母移居深圳,现生活工作在北京与深圳两地。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并在美院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在研究生期间对媒体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期间前往德国ZKM媒体与艺术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和学习。2015年创立媒体艺术团体HYBRID COMUNITY混合共同体,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系。作为新生代的媒体艺术家,钱泓霖重视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对声音艺术、媒体艺术、文化研究等课题进行探索。 

介绍一下为9月30日dART电音节准备的作品,这次你和苗晶会共同合作演出,能说说你主要负责的是? 另外听说你将舞台设计用3d打印制作出模型做mapping测试,能透露一些具体的情况么?3D打印现在是个很时髦的东西,你对此技术通用化的看法是?

这次dART电音节的作品我主要负责图像设计、制作一些视频素材,和苗晶搭配,来完成整个视觉设计。

之前苗晶与我确定了舞台上的装置设计, 我用软件建模,之后用3d打印机打印,用投影仪投影,这样整个画面会有现场感,更方便我们工作的顺利进展,以及对整个效果的还原。

3d打印会是未来的趋势,它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设计、雕塑、造型艺术都会有很大的改变,把工作流程极速压缩简化,以前需要一周来完成的现在可能一天就可以看到成果是什么样子,包括现在还有对各种新材质的运用,比如生物、玻璃、各种食品、纤维,这让传统的生产方式产生极大的改变。

最近还忙些什么,美院的教学生活以及个人的创作,都简单介绍一下。

最近在参与一些展览项目,个人新创作,以及教学的教案工作。今年刚刚从央美研究生毕业,我的专业是实验艺术,主要是研究新媒体与媒体理论,很荣幸受邀在央美的设计学院开设相关课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Workshop,以声音艺术为主,更偏声音理论;第二是媒体艺术理论,第三是明年会带的动态的影像装置

之前你有在德国做交流访问学习的经历,这个经历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呢?

作品The Measurement《尺度》是受这段经历启发而创作的么?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尺度》

在德国访问交流时间是1年,是在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研究中心的HFG教育平台,在那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研究。 交流访问经历带来了很多收获,包括对我个人创作的影响,找了主体的研究脉络,会往这个方向更加深入进去。

之所以会选择做视觉声音艺术,也是因为在德国时第一次了解到这个门类,包括与苗晶一起做 Audiovisual的项目。

因为之前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用视觉看待世界,而被忽略的听觉也同样可以表达时间、空间感以及叙事性,声音同样是一种很重要的艺术形式,做声音艺术其实是将视觉与声音打通,达到一种感官的贯通。

《尺度》是我从德国刚回来就一直在构思的作品,是当时申请的美院的一个项目空间的展览,名字叫《边缘体》,当时还拉了学校系里几个外国研究生和国内其他城市的艺术家一起申请项目。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感受与生活实践,基于对这段经历的反思我开始创作《尺度》。

也是反思我自己作为外国人在进入另外一个文化体制当中的身份问题,一种漂牧的流浪感,作品反应了文化的矛盾与纠葛,交流的隔阂,以及后半部体现了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探讨媒体对大众、个体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感觉这个影像还不是特别完善,后期会进行深一步的制作。因为我创作作品的特点就是具有延续性,工作方法是以一个作品作为研究点,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再拿出来重新创作或延展下去,如同数据升级一样。

今年展出的作品《宇宙图腾学》、《体内冥想》包括14年的《世界档案的三种文明图景 2.0》看着都很有意思,很酷,为什么会开始用机械装置这样的形式来表现呢?

因为机械装置这种形式具有动态感,交互性的方式也很好,传统艺术作品的欣赏方式是观众被动接受,与艺术家在作品中的表达缺少关联感,而利用新的技术,找到新的交互方式,让观众成为主体,进入到作品当中,这是新媒体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环。

很有超时空的感觉的三个作品

《世界档案的三种文明图景 2.0》:目前已升级到3.0版本的作品,也是创作《宇宙图腾学》和《体内冥想》的基础。

 

《宇宙图腾学》:2米*3米的装置,放在地表上,观众可以走在上面,建筑的时空感,如同教堂的天顶。

《体内冥想》:是身体的容器,把身体作为一个空间,用西方解剖学的方法做图释,在体内制造我们不同的世界观。)

尝试机械装置、数据的交互感应器,希望用新的科技技术来辅佐艺术家的创作,科技与技术始终是一体的,从早期的炼金术到后来的启蒙运动,这一百年艺术的发展,让艺术家重新感受到媒介的力量,这是很好的挑战与新的契机。

艺术家不再是传统的艺术家,而是应作为研究者,新知识的产生者,连接不同的学科,对社会产生更多的推动力。

能否分享一下,最近还都参加了哪些有意思的展览?

下个月开始在美院教书,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我是很大的挑战与考验,我必须要做更多的研究,同时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方式。以及最近为成都的方所艺术书店做一个圣诞节艺术装置计划。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