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行为档案 > “行为”现场的“切片”气质——何利平

“行为”现场的“切片”气质——何利平

2016-03-28 15:07:09 来源: 1314设计与艺术 作者:张颖川

“给我两平方米,我会把它做成沙滩,然后静静地躺在上面思考人生!”
——何利平

▲《只要心中有沙,哪儿都是马尔代夫!》 2015

——2015年8月,行为作品“只要心中有沙,哪儿都是马尔代夫”以“事件”形态席卷了大众及网络社交媒体,艺术家何利平于7月30日,在成都沙湾路的十字路口实施了本作品,并被网络社交媒体冠名为“沙滩哥”。

文 | 张颖川   编辑 | 刁鑫   图片提供 | 何利平

行为艺术介入公共社会的案例讨论:
——关于何利平“行为”现场的“切片”气质

张颖川(艺术理论家,以下简称张):你7月30日在成都沙湾路口实施的行为“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曾经火爆网络,大家都在微信上刷屏,还生发出好多“心中有XX”型热门网络段子。第一次看到国内的一项行为艺术有如此快速的公共热效率。
 
何利平(艺术家,以下简称何):“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这件作品很容易理解,是在表达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它触及到了很多人的痛点,让人产生共鸣,才会以“正能量”的方式迅速传播,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现象。我原来计划这个作品要连续在不同的地方做,就是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公共事件,达到让人模仿的效果,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没想到一个沙湾路口,就热闹起来了。最后还接受了一家旅游网站的赞助,真的去了马尔代夫,并在马尔代夫结合这件作品的元素,拍了一个视频广告。让作品再次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延续传播。 

《荒聊九段》 2013

张:有人因此指责你把“行为”实施转换为商家广告代言过于流俗。
 
何:行为艺术与商业的深度合作,在我的信息里几乎没有可以拿来参照的案例,这次是一次机会和尝试。成功了就是成功案例,失败了就是失败的案例。所以马代之行,无论成功或失败我觉得都是值得讨论的案例,都是有价值的!我只能尽我所能努力让它向好的一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一直认为行为艺术家总是自己花钱做作品并不是一件牛逼的事。
 
张: 当下互联网平台支持认同一种公共“普世”价值观,其中也包括自媒体个体自由主义精神、市场文化产业价值和多媒体的传播复制意义,艺术有可能被再生产。
 
何:在关于这件作品的一次讨论中,策展人易鸿说我的艺术作品通过网络成为公众性新闻事件,引发了媒体和网友对作品的加工、复制、传播、评论,商业品牌借事件影响力迅速跟进,将作品延伸发展成为品牌推广广告,艺术作品成功复制为商品。她还引用了法国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尼古拉·布里奥在《后制品》里提到的一段话:“展览不在是过程的结果、大结局,而是一个生产的场地,艺术家在那里放置了可供观众使用的工具。”她说:“关注作品的公众成为了艺术家无法预设的合作者,艺术家相当于剧本提供者,公众则成为艺术重新占有活动的‘优秀制造工人’”。 

▲《荒聊九段》 2013

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成都行为艺术活动就有关注公共生态,在公共场所倍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特点,显然你这次引发的网络“发酵”和商业复制广告与以前的公共关注完全不一样了。
 
何:肯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与90年代相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物质基础不一样,我们现在接触、获得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时代气质在变,艺术家思考的侧重点也有相应的转移。另一个方面随着行为艺术自身的发展,我们关注的点以及对“行为艺术”的理解跟之前相比都会存在差异。
 
张:你们艺术思考的侧重点,关注点和理解与90年代的艺术家有差异?
 
何:在90年代,艺术家更多的是用身体来关注生存状况或是对社会现状进行思考,(媒体)传播得比较多的(行为)作品大多有裸体、血腥等触及道德底线的一些敏感元素存在,我们更多的讨论的是关于作品本身所传递出的气质。在90年代艺术家采用的方式有点硬碰硬的味道,今天我们采用的方式可能更多元化,面临的选择更多,更需要在大量信息面前保持个体特性。

▲《荒聊九段》 2013

张:“气质”!你喜欢使用这个词来谈论你的作品的个体特性。
 
何:嗯,第一次对“气质”的深刻记忆是在上初中时曾经看过一张迈克尔的DVD, 看哭了,不仅是因为他的音乐,同时也被那种传递出来的气场和创意感动。我认为作品“气质”包含:身体气质、行为气质、材料气质和观念气质。这些“气质”就是作品中散发出来的能量。
 
张:这个词是否也可以通俗化理解为个人身体行为生发的精神境界,个体个性形象特征(包括人与物)品质通过现实生活交流互动过程传递出来的主观情感。对于行为艺术来说,“气质”一词还有本体意义,它也许更加能够比较贴切地表述现场在地氛围的直观感受。
 
何:“气质”作为一个抽象词,在我的作品里我把它拿来用作自我衡量的标准。它包括现场在地氛围的直观感受,同时也是作品的内核和我的工作逻辑。 

▲《荒聊九段》 2013

张:你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大白话:“把自我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体,作为一个点放大,然后放入公共社会,让它具有这个时代的气质精神。”你的行为艺术实施过程就是把自我个体个性气质放大的过程?
 
何:在作品观念上我是这样思考的,我把自己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体,在我身上肯定存在这个时代的一些共性,我的行为艺术作品是试图用行为的创作方式把自己个体身上的这种时代共性气质不断放大。在作品中我用调侃、诙谐的手法再结合日常、生活化的语言来对这种时代共性不断演绎,让更多人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创作、表达的目的。
 
张:这是肯定的,社会的时代共性、普遍性自然寓于个体性行为过程中,我感兴趣的是你所谓“自我放大”的创作观念逻辑不是简单概括规定和典型升华,而是被极致化到个人生活复杂的碎片中。曾经观看过你的几个“行为”现场,气氛都有点热烈,你很自信,自以为是地片段截取挪用我们平常身边的事务。
 
何:是在挪用的基础上再对它做超日常的转换。在作品呈现方式上:我不想沿用经典的行为创作模式,想做些行为艺术的语言探索。从2012年开始,我就尝试用切片的方式进行创作,即在一件作品里包含很多部分,每个部分都简短、精炼。比如2013年在乌镇实施的作品《零视觉的123》。这件作品分为三部分:1、尽力憋气,最长时间打止;2、给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打电话,要求买人身保险,找各种理由与话务员聊天,直到对方挂断电话;3、用自己的右手摸左肩膀,快速摩擦直到出血为止。在现场观众只能看见流出的血,看不见伤。

▲《荒聊九段》 2013

张:这样切片好像在编辑寓言故事、特写镜头、搞笑小品,有人议论你有黑色幽默气息,你曾经对我说自己不按常规出牌。
     
何:这个应该跟我个人的生存经验和思考方式有关。我个人不太喜欢宏大的叙述方式,反而偏好日常化的、类似“四两拨千金”这样的智慧。用看似“玩笑”的“表演”,把观众带入设计的“寓言”里。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拉近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更容易地进入到作品语境里。
 
张:我们传统理论界现存的艺术理论体系却不太容易进入你的语境,关于你的“行为”创作,在你的导师邓乐组织的《奇点》讨论会上曾经进行过一次专业意义的学术交流,当时大多数人都有所感动,却都有点不知如何进一步深入阐述。
 
何:当年选择行为艺术作为我的主要创作方式,就是觉得“行为艺术”还有很多语言探索的可能。它存在很多跳出已有的学术价值评判体系的可能性。 

▲《行成法》 2014

张:喜欢阅读吗,爱看些什么书?
 
何:我还是很喜欢阅读,只是没有固定偏好,看的也比较杂,但纯哲学方面的书看的很少,这两年看过萧沆(法)的《解体概要》,这是本关于“虚无主义”一类的书,还有就是弗朗西斯.培根(英)的《学术的进展》。
 
张:你阅读过萧沆的《解体概要》,一位擅长片段写作的非主流思想家,以短小精锐的语句直面生存真实本质,有极简美誉,我曾经读过其中部分,他的每一章“片段”都像一把思想灵魂的犀利匕首。你一定喜欢这样的文风气质。
 
何:很喜欢,我喜欢用不加修饰、简洁、有力、毫无矫情的方式来呈现作品,凸显作品中要表达、传递的气质。在作品中尽量去掉矫情的成分,让每一部分都十分简洁,尽量让作品尖锐、有力到极致。 

▲《1234567》 2012

张:其实03年你在校期间的“行为”就表现出了简练、质朴、厚实的力量倾向。
 
何: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大二的在校学生,当时我已经感觉到如果做一个点,不断反复、丰富、修饰,就花哨了,不如直截了当地干脆有效果。做减法,有时候更有力量,像钢筋水泥式的,尖锐,粗糙……
 
张:我还阅读过斯文森的《无聊的哲学》,接受这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观点:深层次的无聊虚无感,就是一种最本质的生命生存体验;深入细致关注个体生活形态,日常锁事,于其中才有可能生发本体意义的公共人文关怀和关于当下现实的体验、思考与批判。用这样有点哲学意味的词语与你的现场行为创作交流,不会产生误读吧?
 
何:我也认同斯文森的这个观点,虚无、解构、日常、诙谐、批判、生存体验、寓言等都是构成我作品气质的一些关键元素。用这些哲学意味的词语来解读我的作品我觉得很合适。比如在重庆器空间实施的作品《荒聊九段》,其中一段“架上作品”就是用一只铅笔把牙齿涂黑,这是用“超日常”的转换方式来表达我对传统绘画的思考。其实我的很多作品都有类似于这样的一种思考逻辑在里面。

▲《一个展览的生成》 2014

张:很喜欢你的“中国故事”“荒聊九段”这些系列作品,有精典锐气。行为现场直接撞击人心,好像没有常规逻辑,又实实在在地身处熟悉的生活场景,捆绑于世俗社会的方正规矩之间,留下耐人寻味的莫名感想,给予不可回避的现实省思。你一直在积极主张艺术介入公共社会、公共领域?
 
何:对,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应该对当下社会、事件、存在、发展包括艺术做出更全面的回应。“闭门造车”式的工作方式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出路的。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家要在艺术上有所突破是极其困难的,我们需要拿出极大的勇气、力量去开拓艺术边界,发现艺术新的创造活力。艺术介入公共空间、介入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性。
 
张:对你的硕士毕业论文主题很感兴趣:“艺术介入社会的案例分析”。你在论文中始终强调要走出传统认知范围。
 
何:传统的“公共艺术”的概念主要还是指雕塑、户外装置,这样的实体艺术作品。现在我们谈的公共艺术它包含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在里面,它包括社区艺术、田野调查、事件艺术、一些网络作品等等。“公共空间”在传统的概念里也主要指物理范畴的空间。现在随着科技、多媒体、网络等的发展,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公共空间除了物理空间外,它应该包含网络虚拟空间。我们的作品在网络上传播、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讨论,这其实已经是在让作品的艺术成分得以延伸,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只谈物理空间而抛开虚拟空间的部分,抛开谁都是不完整的。 

▲《零视觉123》 2013

张:当下公共领域正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茶座、咖啡店、酒吧、水吧、沙龙,以及各类公共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与交流活动中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个人个体因此获得了更加宽阔自由的参与交往平台。注意到你在硕士论文中用了相当的篇幅讨论博伊斯关于“社会雕塑”“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
 
何:要讨论“艺术介入社会”这样的话题,就绕不开博伊斯。博伊斯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社会雕塑”这些概念其实已经跳出了艺术纯视觉美学的范畴,博伊斯在用艺术的方式重新去寻找一种可能。博伊斯并不是从观念到观念,他自己也在努力地成为这一观念的践行者,不断完成视觉到观念的转换。
 
张:“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确不属于视觉艺术美学基础理论范畴,这个概念要放在特定的现实社会文化场境,相对具体的在地创作背景下才有意义。当年博伊斯提出这个概念就有二战后欧洲文化、德国文化背景,有那个时代的民主诉求和开展自己“社会雕塑”艺术创作的需求。你对这个概念感兴趣也有今天国内的语境,即前面提到的互联网虚拟空间自媒体普世自由文化,追求艺术介入公共社会,与现场公众互动开放的意义:人人都有可能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成为其中一部分。
 
何:行为艺术的社会性是其它的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它是赤裸裸的将观念放进特定的空间里,用身体的方式来呈现,“行为艺术”更看重现场的力量。它不像绘画、雕塑等最后会有一个具象的实体,行为艺术的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的,后面的图片、影像记录更多的是作为文献资料存在,它们不能替代行为这一过程本身。这同时印证了行为艺术介入社会、介入公共空间的时效性。所以,它需要在合适的地点,有合适的行为过程,选取合适的材料,在合适的时间实施合适的作品。
 
张:关键词:“现场的力量”“合适的”。国内本土公共艺术发展形势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有相关参照和先验性预测,2000年后,以消费优先愉悦优先原则启动的“文化产业”“媒体策划”“网络营销”十分火红,我们大家都自然而然主动与被动地身处于其中。你的行为态度是自觉的、智慧的,一直在严肃思考如何以个体个性气质“艺术的方式”“合适的”地链接当下公共社会现实语境。你有足够的自信心在探索开拓自己艺术的道路上大胆“混淆”“荒诞搞笑”“消费商业”的“大众庸常”,当然你也应该感觉到所面临的挑战压力,对吗?
 
何:对,现在的自媒体太发达了,网络已经拉平了很多东西,导致我们接触到的东西都差不多,现在整个艺术创作也有被网络“平均化”的倾向,如果单纯的玩“点子”总是能找到似曾相似的东西,容易“撞车”。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现在艺术家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这样在去做的时候才会更自信。 

▲《只要心中有沙,哪儿都是马尔代夫!》 2015

张:和你们行为艺术家打交道,发现你们这个群体的自我梳理自我认识能力很强,建立自我的理论体系的要求很迫切。
 
何:没有办法,被逼出来的,没人梳理,只有自己梳理自己,自己建立自己的系统。
 
张:我们好尴尬,国内艺术评论界在行为艺术创作方面严重失语。从05年开始你就不断参加各种国际行为艺术节,最近几年还到瑞典、威尼斯、芬兰、德国、匈牙利等地现场实施行为,与国外行为艺术家交流的感想有哪些?
 
何:同国外的同行交流,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们思考的关于行为的问题大致是一样的。大家都在思考“行为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进行行为艺术的语言探索?”其次聊得更多的就是关于行为艺术家生存状况的问题。国外的行为艺术家他们的生存状况也跟我们很相似,差不多都要从事其它工作。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教师、或是在美术馆工作,或是做一些设计等。唯一好处是他们能申请到一定的艺术基金,这样更容易实现艺术家的想法,在中国我们少了一些这样的申请基金的渠道。关于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我感觉我们的理解是差不多的,他们谈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是介入社区、介入公共空间,这样的类似“田野考察”的项目或是一些互动作品。

展览讯息
何利平:“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将在GCA星汇当代美术馆群展《链接——在地与游牧》展出至3月28日。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中段6号星汇两江艺术商业中心3区2楼 

▲何利平

何利平 1983年 生于四川
2015年 硕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2007年 毕业于川音成都美院2002级雕塑系
2003年 至今主要以现场艺术和装置的方式进行创作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
 
策划
2005年   “持续猜想”行为艺术周展 成都
2015年   “重要的不是身体”九天多媒体现场艺术季
 
个展
2015年   “胡行乱为”何利平行为作品展 成都艺家画廊
 
群展
2015年   DU空间驻留创作项目第三回 深圳DU空间
2015年   暗物质实验场 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A01空间
2015年   第16届OPEN国际现场艺术节 北京798空间站
2015年   “激进的身体”现场艺术双年展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2015年   “重要的不是身体” 九天多媒体现场艺术季
2015年   第三届UP-ON(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
2015年   “身体力行” 香港国际行为艺术节
2014年   首届“烩”现场艺术节 郑州二砂艺术中心
2014年   MATE重庆现场艺术节  重庆序空间
2014年   “T.E.H.D.A.S”LIVE & DEAD ART 芬兰、PORI艺术博物馆
2014年   “TONIGHT”现场艺术节 芬兰、赫尔辛基
2014年   “身体自觉”白鹭溪行为现场  成都
2014年   文轩•新象--当代艺术百人邀请展 成都文轩美术馆
2014年   “冰镇效应”青年艺术家联展 榜样·中国—东盟艺术馆
2014年   “不曾在” 成都艺家画廊
2014年   “游走魔方” 北京奥体中心
2014年   “积极空间”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13年   东盟当代艺术双年展 广西 南宁
2013年   第七届Organhaus国际艺术家工作坊 重庆器空间
2013年   北村独立工场SOLO第八季展—1/2现场中澳当代艺术交流展  成都许燎原博物馆
2013年   瑞典国际行为艺术节 哥德堡城市美术馆
2013年   威尼斯国际行为艺术节 威尼斯
2012年   第三届广州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 优优当代艺术空间
2012年   第二届 UP-0N国际现场艺术节 成都
2011年   【两肋岔道】北村独#立工场SOLO第五季展 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
2010年    澳门国际行为艺术节2010 MIPAF 2010 澳门
2010年   “强力符号”频率现场艺术第一回 中国 成都
2010年   “月湖发生”第二届长沙现场艺术节 长沙千年时间画廊
2009年    成都蓝顶艺术家群落作品展 北京 宋庄美术馆
2008年    第一届UP-ON(向上)现场艺术节 中国 成都
2008年   “毁灭前的建造”石佛行为现场 河南  郑州
2007年   第三届中日行为艺术交流成都展 中国 成都
2007年   “0”行动 行为计划  重庆  家·M公社
2007年   《中国行为摄影》 《·41》798映艺术中心
2007年   “谷雨”“西安+北京+成都”行为艺术交流展 西安
2006年   “成都后生代” 澳门当代艺术展 牛房仓库  澳门
2006年   第三届“农民街”当代艺术年展 成都美院
2006年   行为艺术贰零零陆中国巡回 成都站
2005年   澳门国际行为艺术节 牛房仓库  澳门
2005年   “XX行为XX”澳门当代艺术展 牛房仓库  澳门
2005年   第六届“打开”国际行为艺术节 中国 成都
2005年   第三届“大道”现场艺术节 北京台湖艺术空间
2005年   策划并参与行为作品《@41》 中国 成都
2005年   “持续猜想”行为艺术周展 中国 成都
2004年   “十匹火砖”当代艺术展 成都蓝色空间画廊
2004年   第二届“农民街”当代艺术年展 中国 成都
2003年   首届“农民街”当代艺术年展 中国 成都 
2003年   “物象营造”当代艺术展 成都画院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