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当科技浪潮在艺术世界涌起

当科技浪潮在艺术世界涌起

2016-03-01 14:28:35 来源: 艺术新闻中文版 作者:文/ Rachel Corbett、Ty.H.︱译/姜伊威

1月底,无论是纽约新美术馆的 “开放记分:艺术与科技2016”研讨会,还是伦敦白教堂美术馆的“电子高速公路”,都把艺术界的关注点引向1960年代试图结合艺术与科技的重要实验——由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合作的表演项目“9个夜晚:剧场与工程技术”及随后建立的团体E.A.T.(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艺术与科技实验)。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结合似乎正以新的能量,在艺术创作、教育、市场等多个层面带来深刻的变化。

撰文 | Rachel Corbett、Ty.H. 
翻译 | 姜伊威

纽约时间1月30日,新美术馆(New Museum)启动名为 “开放记分:艺术与科技2016”(Open Score: Art and Technology 2016)的系列研讨会,邀请艺术家、策展人、研究人员探讨现今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这一系列研讨会得到劳森伯格基金会的支持,是对罗伯特·劳森伯格、约翰·凯奇等艺术家和瑞典工程师比利·库律维(Billy Klüver)等科技界人士组织的团体E.A.T.(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艺术与科技实验)的回应。E.A.T.是谈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之时绕不开的重要案例,其成立始于1966年由10位艺术家与30位科学家、工程师合作的“9个夜晚:剧场与工程技术”(9 Evenings: Theatre and Engineering)系列表演。

▲ 白教堂美术馆展览“电子高速公路”中希瑟·菲利普森(Heather Phillipson)2015年的作品《在这儿吃》(Eat Here)

同样在1月,伦敦白教堂美术馆(Whitechapel Gallery)的展览“电子高速公路(2016-1966)” (1月29日-3月15日)开幕,以白南准、黑托·史泰耶(Hito Steyerl)等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呈现1960年代以来计算机及网络科技对艺术的影响,E.A.T.是这场以“倒叙”的方式追溯当代艺术与科技之间关系的展览的最后一部分。

▲ 白教堂美术馆展览“电子高速公路”中的《E.A.T.新闻,第一册》(E.A.T. News. Volume 1)

新美术馆与白教堂美术馆向来善于发掘和呈现新的艺术趋势,这两个开年举办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活动,也为2016年的艺术世界带来风向标式的趋势指向。

当艺术家们打开了科技的脑洞

2001年,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曾对库律维进行采访。库律维提到1960年代艺术家对科技的态度时表示:“艺术家在找新材料,他们一直在找新出路……从艺术家扩展创作手段这一角度来看,我不认为这和他们将科技纳入创作有任何不同。”
 
自1960年代后,艺术家对科学和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艺术创作中用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等手段来达到工业美学的效果,曾是杰夫·昆斯这种在市场上极为成功的艺术家的专利。昆斯在《气球维纳斯》(Balloon Venus)等作中就使用三维影像技术来为巨型雕塑制作电脑模型。今天,艺术对高科技的应用似乎已进入新纪元。

▲ 杰夫·昆斯的大型雕塑采用了计算机数控等技术以达到他所要求的工业美学效果,图为《气球维纳斯》
 
在创作中利用高科技的艺术家已不限于杰夫·昆斯等人。随着成本的降低,能够模仿艺术家手臂和关节运动的机器人开始取代昂贵的计算机数控设备,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用。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拥有一家名为“Neo Set Design”的制作工作室的康斯坦丁诺斯·帕帕勒西奥(Konstantinos Papalexiou)近来用一组机器人为草间弥生、奥斯卡·穆里洛(Oscar Murillo)等艺术家制作了作品。他表示,曾经主要用于汽车工业的机器人正变得愈发平价、灵敏和准确,他认为机器人已经“在艺术家的脑中开启了很多创造性的渠道”。

▲ 纽约艺术家艾利奥特·阿金(Elliott Arkin)正利用机器人辅助大型雕塑作品《毕加索》(Picasso)的制作
 
拥有技术背景的艺术家/艺术团队在这方面占有更多的优势。2015年,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的互动装置《雨屋》曾引发观展热潮,其制作者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兼总监弗洛里安·奥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给《艺术新闻/中文版》介绍《雨屋》的创作过程时表示,《雨屋》是一个由多系统构成,并由计算机控制的大型装置。
 
学院与美术馆里的孵化器
艺术与科技在这里融合

问题是美术馆能否成为使二者正式联合的一个平台。这是我们要去寻找的答案。

大学中的跨学科项目成为孕育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温床。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西北高等专业技术学院(Fachhochschule Nordwestschweiz)艺术与设计学院,包括“下一个社会”(Next Society)在内的项目能让学生们与科学家进行直接对话。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太平洋电影档案馆(BAM/PFA)1月31日将在重张开幕的新馆中推出跨学科展览“生命的建筑”,展品融合科学家、作曲家、建筑师等的手稿和作品。

▲ 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关于移动建筑的构想草图《4DTower: Time Interval 1 Meter》(1928年)将出现在伯克利“生命的建筑”展览中。富勒不仅是建筑师,更是哲学家和发明家

在中国,2015年12月的“迷因城市:骇进现实”艺术节便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艺术节策展人马楠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说,媒体艺术家目前仍不是主流,“尤其是国内方面,仍主要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一批年轻艺术家为代表。”艺术节上的参展艺术家以陆扬、胡为一等中国美术学院谱系下的艺术家为主,也带来日本数字艺术团队BRDG、英国的大卫·奎悠拉(Davide Quayola)等国际艺术家的作品。2010年由新媒体系与综合艺术系、艺术策划系整合形成的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不仅是培养中国新媒体艺术家的重要机构,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未来在此也值得期待。

 ▲ 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的“艺术+科技实验室”

2015年3月,韩国汽车制造企业现代集团(Hyundai)与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展开了10年合作计划。该计划将资助LACMA的“艺术+科技实验室”(Art+Technology Lab)项目。“艺术+科技实验室” 延续了该馆1969年至1971年间试图为艺术家与科技企业搭线的项目,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ell)和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就曾通过该项目与宇航企业合作进行感官方面的实验。

2013年,该馆通过与谷歌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等企业合作,重启这一项目,每年资助数个艺术项目,并由艺术家及来自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提供支持。该馆馆长迈克尔·葛文(Michael Govan)曾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表示,艺术与科技的联系长久有之,“问题是美术馆能否成为使二者正式联合的一个平台。这是我们要去寻找的答案。”
 
 “艺术+科技”,
除了发掘市场价值,是否还有其他?

▲ teamLab的最新作品《Black Waves in Infinity》效果图。这件作品将出现在佩斯2月在加州举办的展览中

目前正计划于硅谷设立画廊空间的佩斯画廊在去年12月1日宣布将以日本多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与兰登国际的展览启动新项目“佩斯艺术与科技”(Pace Art & Technology)。这一项目将聚焦于与跨学科艺术团体、工作室的合作。该项目将在佩斯于全球各地的场馆展出体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佩斯将于2月5日在硅谷附近的展览空间中展出teamLab的数字艺术作品;2016年秋,兰登国际将为这一项目制作装置。

 

▲ 在1966年的“9个夜晚”表演活动中,艺术家罗伯特·惠特曼(Robert Whitman)正为其作品做准备

距离库律维参与发起的“九个夜晚”项目已有半个世纪,艺术与科技结合也并不止于库律维所说的寻找新材料的过程。
 
在杭州开幕的媒体艺术节“迷因城市:骇进现实”上,来自意大利的著名黑客艺术家保罗·奇里欧(Paolo Cirio)及亚历山德罗·路德维科(Alessandro Ludovico)带来了其作品“骇进垄断三部曲”:《谷歌终将吃掉自己》《黑色亚马逊》及《面对脸书》。这些针对互联网巨头的安全隐患及经济漏洞的作品,不仅仅是以新艺术的方式创作艺术作品,也以艺术的视角对被互联网巨头笼罩的经济和日常生活提出了反思和质疑,无论创作方式如何改变,当代艺术的批判性思考的本质依然在发生作用。

▲ “骇进垄断三部曲”之二《黑色亚马逊》


 
在独立策展人李振华担任执行总监的“集美X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上展出了艺术家马克·李(Mark Lee)的作品《Pick-me》。在这件作品中,人们一旦用特定标签在Instagram上发布照片,其所在地理位置便会在Google Earth上显示出来,艺术家以客观而冷静的方式剥开了这个时代个人隐私与互联网操控的张力关系。李振华曾表示,这件作品既有其独特的美感,又令人感到恐惧。
 

▲ 马克·李的《Pic-me》在厦门展出

本雅明在他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表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灵光”(aura)已开始消退。在新科技快速地渗入社会各个方面的当下,艺术创作的方式和主旨都已然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艺术、教育机构的跨学科尝试,正在强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加上市场的推动,来自高科技领域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之中。

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一轮潮流中,科技为艺术带来的冲击与改变,二者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将使艺术创作发生怎样的嬗变;艺术又将对互联网和新科技笼罩的当代生活进行怎样的回应和反思,也许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