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评论家+策展人 > 高岭(Gao Ling)

高岭(Gao Ling)

2008-03-29 20:57:49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高岭(Gao Ling)

简历
高岭,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
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8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攻读中国绘画美学方向研究生,导师葛路教授,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89年至1991年在北京服装学院社科部任教。
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美术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宏建教授。
1991年至2003年8月任职于《中国之翼》杂志,副编审。
现任《中国空港》杂志主编。美术学博士、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微博:http://weibo.com/u/2712232123

主要艺术批评简历

一.发表的主要艺术批评文章:
1.哲学、哲理、理性艺术
——《美术》1988年第2期
2.关于现代艺术语言的哲学思考
——《江苏画刊》1988年第10期
3.现代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
——《美术》1989年第4期
4.艺术的两大支点:艺术家与世界
——《艺术广角》1990年第5期
5.追求纯净的艺术品味:写在91’中国油画年展之后
——《画廊》总第39期
6.当代美术批评的现状与前瞻
——《广东美术家》创刊号
7.1993:中国美术批评家开始走向市场?
——《江苏画刊》1993年第10期
——《文化月刊》1993年第7期
——《文艺报》1993年8月28日转载
8.市场情景中美术批评的一点设想
——《江苏画刊》1994年第3期
9.现状•对话•可能——《画廊》1995年第2期
——《江苏画刊》1995年第7期
10.九后中国实验艺术概述
——台湾《雄师美术》1995年第11期
11.从批评的死结中出走:关于作品意义的批评的批评
——《画廊》1996年第2期
12.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新实验
——台湾《雄师美术》1996年第7期
13.在艺术的名义下
——台湾《雄师美术》1996年第8期
14.从线性对应到网状并置
——《江苏画刊》1997年第1期
15.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江苏画刊》1998年第4期
16.走在钢索上的艺术家
——台湾《新朝艺术》2000年第3期
17.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今日先锋》丛书第7辑
18.艺术无极限?
——“美术同盟”网2000年7月
19.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性的当代艺术
——《美苑》2001年第1期
20.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划在美术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深圳美术馆馆刊》2001年
21.艺术是有底线的
——《文艺报》2001年2月8日《艺术周刊》(第18期
22.公共传播与当代艺术
——《美术观察》2003年第1期
23.市场情境中艺术作品的价值本质
——中国“世艺网”(www.cl2000)2003年7月
24.本土情境与全球话语:一个中西方二元对立的预设?
——首届深圳美术馆论坛文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即出)
25.批评之批评的时代?
——首届全国青年美术批评家论坛文集(2003年9月)

二.编辑的主要艺术批评文集: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 湖南美术出版社《当代艺术》丛书第11辑,1995年9月第1版

重要学术观点摘编

1.偏执的“主体间性”会成为“意义来自使用”的主观裁定,而要想客观地理解、评估后者,没有严谨的规范界限等一系列批评话语的转换,这把客观之尺是找不到的。

2.我不反对为了寻找认识艺术本体、价值、存在状态及作用方式的方法而建立起来相对共时性、静态的理论批评模式,但若以“无意识”之类的理由来论证认识的来源不必求助于现实,则是一个误区。

3.版画艺术的特点在于其刻版、蚀版和描绘的创作过程与后期的多次制作过程的分离与阻隔,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无须更多地停留在描摹对象物理状态,而可更多地思考艺术语言在描摹功能之外的概括色彩、抽象构图和观念本身等深层问题。

4.艺术已无法作为一面单向度的镜子映射既定的现实世界,毋宁说,艺术从单一的线性对应的反映模式进入到了多元开放的网状并置语境中。

5.与公共性文化相比,当代文化艺术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其批判性的取向,而不是什么认同式的与某个阶层公众共谋性的取向。

6.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性的当代艺术。

7.把静止的空间转换成生活中时间化的律动,或把生活中的时间转换成开启想象的空间,是当代实验艺术家对待现实生活、处理日常语言的方法。

8.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社会形成语言,决定艺术的表现对象;而是语言在表述社会,一种话语以其与其他话语的相互差异性来重组社会生活经验。

9.无论是主张文化一体化还是主张多元化,都是从正与反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出发的,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造成了深刻的矛盾。

10.这几年包括美术界在内的整个人文社科界就全球化背景下身份危机、文化危机的辩护和讨论,其实背后是关于作为文化的行动载体的个人或机构中间“谁在发言,谁能发言”的合法化危机的讨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