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王璜生:超越后殖民

王璜生:超越后殖民

2008-11-16 16:15:09 来源: 生活   作者:artda

采访 / AMANDA CHAN 摄影 / 马岭

-《生活》:广州三年展,发展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请问这三次各有什么特点?
  王璜生: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广州三年展,是一个经过长期思考的项目。对于一个地区来讲,必须至少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当代艺术文化项目。1990年代的艺术一直处于比较杂乱的状况,我们觉得需要有人来做一个梳理,于是首届广州三年展就把1990年代当代艺术作为切入口。2000年代伊始,国际焦点已经开始转向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型艺术展览,第一届展览的点选在中国,但构架是国际性的。它不仅是关注美术史问题,而是在关注一段历史,是一种人文关怀。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关注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特殊的现代性问题。珠江三角洲是一个非常异样的、有活力的地区,国际学者和艺术家通过珠江三角洲这样一个特殊的试验场,做了一个展览和讨论,力图揭示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表现,对现代化的不同理解,大家对第二届的评价是充满活力。第三届,我们更关注一个可能更超前的问题——“与后殖民说再见”。在后殖民的文化语境里,中国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们是以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的身份在探讨后殖民问题,而且我们希望超越后殖民。
  -《生活》:后殖民这个话题,对于普通人来说,会不会引起一些困惑,他们又该怎样理解呢?
  王璜生:尽管普通的公众接触比较少,但是在学界对于它的探讨已经很多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运用一种比较活跃的形式,展览的方式,带给大家一个集体思考。我们正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明白,哦,原来殖民之后还有一个后殖民。为什么我们现在跟它说再见,能否说再见,我们要走向何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生活》:此届的策展人之一高士明,年轻而又活跃,能谈一谈你们之间的接触过程吗?
  王璜生:第二届三年展后,不少策展人都与我们联系,想参与第三届。不断的比较和探讨后,高士明向我们表达了他的想法,我们比较感兴趣,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不断碰撞,不断探讨,不断归拢。不仅是我们两个,还有很多人参与,我们的探讨后期建立在了一个流动论坛上。第二届的珠江三角洲实验室,是我们将艺术家、策展人、理论家、不同学术界的学者,召集到广州,结合广州的实际来探讨问题。这一届,我们采取的是走出去的方式:在广州、北京、香港、上海、黄山、英国等地讨论,这样有种流动的感觉,接触到不同的人群,这个很有意思。
  -《生活》:这种形式听起来很与众不同,让人有点振奋的感觉。
  王璜生:之后我们还会出几个读本,有研讨会的讲演、记录,其中个别文本是相当重要的学者的文章,像萨拉、马哈拉吉都是国际上非常重要的学者。这次我们与很多一流的国际学者都有对话。考虑到开幕式的喧闹气氛不适合讨论,那样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我们放弃在开幕做研讨,而是在展览接近结束时,大约是11月中旬,再做后殖民西方的研讨,那个研讨参与的人比较少,我们会邀请国际一流的学者,是一种比较安静的探讨。
  -《生活》:请问我们的展览怎样超越本土?

  王璜生:广州的文化土壤,文化生态,有它很有活力的一面,但也有保守和松散的特点,没有后劲,没有本身内在的动力。广州阳光充足,东西生长得很快,兴奋的时候,大家能够做很多事。但还缺乏文化的主线,缺乏一个我们可以持续去做的一个什么事,可以让我们慢慢提升周围的东西,广东跟北京、上海比,还缺很多。比如上海可以将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拧在一起做。市政府宣传部也都能够将当代艺术的纳入工作范畴,艺术家、商业机构都在借助这样一个商机发展。 Y
  -《生活》:整个展览,吸引了外面的策展人参与过来,您觉得吸引他们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王璜生:我想最主要吸引他们的一点是,三年展的品牌已经树立起来了,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大家觉得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真正做点事情,好好合作一把。

  王璜生,男,广东人,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