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深化与拓展——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若干反思

深化与拓展——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若干反思

2011-10-23 15:58:48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殷双喜

 

    隋建国的恐龙雕塑作品

  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雕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回望来路,反省自我,从历史中学习并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信心,北京寺上美术馆在创立之初,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和学术研讨活动,恰逢其时,也是中国雕塑界所十分期待的。

  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我曾在2002年为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画集所撰写的《边缘状态与文化关注——90年代以来的装置艺术与实验雕塑的创作与展览》一文中有过比较详细的梳理和讨论,读者可以参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起因于8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雕塑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与吸收。研究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首先要提到的是1980年代的星星美展和现代艺术大展上的雕塑家和作品,如包炮、王克平、吴少湘等,还有早逝的甘少诚和朱祖德,他们发展了中国雕塑的现代主义形态与抽象性雕塑。研究1990年代的中国当代雕塑,有两个展览特别值得研究:一个是1992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汇集了许多中青年雕塑家,参展作品虽然还是在雕塑的基本框架中探索,但是突出了风格的多样化,雕塑家们普遍地注意到材料的硬质化,即在雕塑创作中普遍地采用了铸铜、锻铜、钢铁与石材等硬质材料。这看起来只是一个材料的转换问题,却反映了雕塑家对新的现代工业材料的重视。它必然带来材料语言及雕塑观念的变化,使中国雕塑从传统的手工塑造向现代制作转换,这对90年代以来的实验雕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在这个展览会出版的专刊中,对“雕塑的民族化”问题也展开了讨论。雕塑家们意识到,中国雕塑已经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原有的现实主义雕塑创作已经不适应时代,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与研究已成为发展中国现代雕塑的迫切课题。同时,在西方艺术资讯如潮涌入的情况下,中国雕塑应该从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中寻找资源,才能展开与国际艺术的对话。

  另一个重要的展览是1994年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的“隋建国、傅中望、张永见、展望、姜杰五人雕塑系列展”,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和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思考。在艺术语言上,他们打破了传统架上雕塑的单体与基座形式,而以复数性的作品单元加以组织结构,形成一个观众可以参与的空间场景。这个系列展提出了观念与材料的问题,即雕塑家如何真正深入理解材料、材质对于观念表达的重要性。另一个问题是雕塑与装置的关系。由于这个系列展中的每一位艺术家都用雕塑作品改变了空间形态,他们的作品也部分地使用了现成品(Ready-made),有的则是综合媒材,已经模糊了雕塑与装置的界限。雕塑家对装置艺术的切入,不仅对装置艺术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对雕塑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他们的艺术体现了中国雕塑家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对当代社会诸多尖锐问题的思考与自身的文化选择。

  1990年代以来,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批评家(如孙振华、殷双喜、王林、黄专、冯博一等)积极地参与了中国雕塑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雕塑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1996年以来,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雕塑创作与展览十分活跃,这些展览多由艺术批评家或策划人提出学术主题、选择艺术家,具有嵌入当代文化环境和文化思潮的价值,推动了中国雕塑的多元化态势。在各种大型雕塑展览中,虽然写实性的雕塑仍然是主流,但是雕塑家在写实语言中注入了观念;研究新材料的雕塑家致力于探讨现代材料与形式结构的结合,以抽象的视觉形式表现人的心理真实;也有一部份雕塑家涉足于雕塑与装置的边缘,使空间、材料和现成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相联系,这些都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格局。19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国雕塑正在走出肖像与写实风格人物的统一模式,向一切可能的雕塑艺术资源开放。在这一开放过程中,中国雕塑家坚持了对雕塑艺术的本体研究,即在雕塑与环境、雕塑与空间、雕塑与材料、雕塑与观念等方面,逐渐地探索中国当代雕塑的鲜明特征,使中国当代雕塑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化生活的主流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材料、空间、场景、观念等几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从传统的泥塑到石雕、木雕和金属雕塑,中国当代雕塑在新世纪以来从艺术教育和创作两方面迅速拓宽了雕塑的表现领域,青年一代雕塑家正在对各种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个人的基本艺术态度。这就是说,围绕我们生活的所有材料,无论是自然界的原始材料还是人类加工生产出来的材料,都是有生命的。即它们有自身的生成与转换的自然周期,同时它们也负载了人类生命与材料的互动,成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载体。从当代雕塑的角度,面对人类对于物质材料的生产和艺术性的结构重组,我们更应该注意后者的创造性的结构关系。对于当代雕塑家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只是材料加工的技术,而且是材料选择与重组的视野,即对于材料的选择,就是人对材料的意义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材料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去,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唤。其中,对材料的感受能力以及根据材料特性进行抽象性的空间思维与造型能力是关键的基础要素。雕塑家在创作加工的过程中,既是辛勤劳作的工人,也是具备艺术感悟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但也尊重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和灵感突现的偶发创意。他既尊重艺术作品的自在性,也尊重自己的直观感受,将雕塑的创作过程转换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快乐的人生体验。通过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完成对现代社会与消费时代的物质性的阐释。

  在当代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获得的对工具熟练运用的操作感,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艺术展览空间的尺度感,作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都是提升艺术作品视觉感受与人文表达的重要素质。总之,从材料出发,是当代雕塑的创作基础,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型,是创作构形深化的关键;而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众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后,作品在空间中的表现形态,是使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最终,所有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达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观念的打开,突出创新性的视觉艺术思维。通过对作品的特殊材质与结构造型的表达,启发观众的象征、隐喻、联想,使他们参与到对当代雕塑所展现的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关系之中,从而使作品衍生出视觉性的展示意义。在这里,材料的材质支配了作品的主要功能,材料表达社会与人文的多种可能性在作品的转换中被逐渐打开。

  1988年我在《中国美术报》上有一篇短文,讨论了艺术创新的观念与语言材料的关系。艺术语言作为人对存在的探询和呈现,不仅是一种意识的表达工具和手段,在海德格尔那里,正是存在通过召唤人进入两种语言而使人与存在的关系更富于意味。一种是不真实的抽象概念语言,一种是真实的更靠近事物原初源泉的艺术语言。如果我们把近现代哲学的历史理解为“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和斗争”,那么,艺术在这一意义上就不仅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工具、手段,不是通过艺术语言去表现某种抽象的绝对精神和终极目的、某种以理性概念呈现的“真理”,而恰恰是通过艺术语言去呈现艺术自身在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艺术真理”,即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整体的知觉把握和“缄默”表达。这样,作为中介的艺术语言就获得了存在的本体意义。一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表现一种语言,意味着表象一种生活形式。”

  近年来,中国雕塑界对于材料的运用与观念的表达,表现出深入的思考与积极的实践,出现了一批很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在本次展览的第二单元“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中,以隋建国、展望、李秀勤、史金凇、刘建华为代表的许多雕塑家积极研究各种材料,探讨材料对于观念表现的可能性,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李占洋、陈文令、曹晖、向京、梁硕等艺术家,对于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批判性反思,则显得更为敏锐和犀利。如果说,中国当代雕塑家与世界当代雕塑的发展有何不同之处,我认为,对于传统的写实主义雕塑的创造性转换;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表达;对中国当代社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杂然共处的现状剖析,是当代雕塑的三个重要的中国特色。中国当代雕塑的成就再次表明了,作为视觉艺术的力量,正在于艺术家对于作品形式语言的综合性处理与表达,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整体性的表现,而艺术中的表现性就存在于结构之中。当代雕塑艺术中的知觉样式不是任意的,不是一种由形体和色彩组成的纯形式,而是艺术家对于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哲学与人文精神的理解的综合表达,雕塑家对于材料与形式的表现,使他成为传统精神和自我观念的准确解释者。这样,观念就存在于材料之中,存在于材料的表现之中,存在于艺术家对于材料的理解与处理之中,这或许是中国雕塑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全力以赴,深入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

  所谓的形式语言的多样和自由并非随心所欲的率性而为,实际上,在作品的构想和实现过程中艺术家要经受很多的磨难,而材料所具有的生命力就在于此。今天,作为视觉传达和意义表述的当代艺术创作已经很少在艺术的门类和媒介的使用上限定自己,它以新的综合方式为我们提供精神表述的新视角,这其中材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品质决定于艺术家思想和精神的力度,以及表现与创造的准确程度。材料在说话,展场在述说,材料“话语”所能传达的“内容”最终实现在艺术家创造的作品语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的当代艺术发展中,世界主要的艺术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展越来越注重各国女性艺术家和土著艺术家以编织和刺绣、拼贴等传统手工语言创作的作品,这一点从2007年的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中就可以看到。软性材料因其柔和、细腻而多变的特性,对塑造形体极其有力。可以使用编织、缠绕、缝合、切片、撕裂,叠置、穿透、剪裁等各种方法,用偶发性摆脱事物原有的形式和秩序,从而达到三层境界:1、用自然的形体来部分地替代模仿造型的形体。2、用自然物来取代模仿造型的物体。3、用恢复自然状态的方法来取消人工造型的惯例。软材料以其仿生形态与现代大工业的机械形态相对立,以其生命自然的微观叙事与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相呼应。在中国雕塑界,以施慧为代表的一批女性艺术家,包括林天苗、黄艳、高蓉、任雪梅等,正在将这种编织和缝纫、拼贴为主要手段的“软雕塑”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1945年以来,当代雕塑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自身的领域,“雕塑与空间”概念的引入,不仅使雕塑艺术在空间、形态以及形式语言上有所突破,也使得传统的惯性思维得以解放。当代雕塑进入了传统雕塑难以触及的视觉领域和心理体验,特别是软雕塑的形态和纤维材质的独特结构、软材料的表现语言和日常生活中柔性现成品的运用,推动了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艺术的生成,正在成为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材料空前丰富,如何善于利用这些身外之物,表达现代人的丰富内心,是身处21世纪的中国雕塑家面临的重要学术课题。

  说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的发展,还应该提到中国当代雕塑的教育正在发生的缓慢而又坚定的转变。它源于中国的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与创作,正在发生饶有意味的渐进变化,其中,对于青年一代雕塑家的培养和支持,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近些年都涌现了一批很有才华,勇于创新的青年雕塑家,他们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希望。已经举办了3届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与展览,由全国八大美院雕塑系共同主办,体现了中国雕塑界关怀青年,鼓励后学的优良传统,以及评委们对于包容、开放、原创这样一些当代艺术价值观的理解与推崇。入围获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形态,反映了青年学生对于不同的艺术观念与创作方法的理解与追求。获奖作品并没有清一色的以写实雕塑为主,在材料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说明了评委们希望中国雕塑“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开放心态。其次,评委们注意到入围作品普遍地具有青年人对于当代社会变化的敏感性,并且在艺术语言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泥塑翻模的基本模式,而是采用多种新的材料,掌握了相当优秀的材料处理技巧,这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高校雕塑教育的长足进步。当然,评委们最为看重的是青年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反对墨守陈规和盲目追求流行时尚,他们鼓励青年雕塑家对当代社会的深入思考,在雕塑艺术语言上具有较高的视觉表达质量,这也成为作品获奖的重要标准。概括地说,写实雕塑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利用、现代生活的反思、独特的创意构思、色彩在雕塑中的普遍运用、精湛的现代材料语言、当代艺术观念的拓展,是“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中反映出的近年来青年雕塑家创作的若干方向。

  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雕塑,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雕塑发展,我们看到,当代雕塑对于中国雕塑界来说仍然是一个有待展开的历史性课题,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段的创作实践。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们看到传统雕塑的形象实体仍然占据重要位置,这是因为雕塑家所受的教育背景制约着他们的创作思维,他们在人们习以为常的雕塑形象中,力图拓展其不同的组合结构所具有的新的文化内涵,以及意义理解与阐释的多样性。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具有广泛的发展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如果只是一种形式与细节的丰富,或是追求新奇的样式堆砌,缺乏对雕塑艺术语言明确有力的原创性思考,则有可能在含糊、琐碎的拼凑之中丧失对自然与人类的信心。我们希望在多样化的当代雕塑实践中看到更为坚定的方向性的探索,从而使中国当代雕塑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化面貌。

    2011年9月9日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