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如何认识“当代艺术”

如何认识“当代艺术”

2010-06-05 16:17:53 来源: 刘淳的个人空间 作者:刘 淳

长期以来,“当代艺术”在中国不断遭遇各种非议,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和艺术市场的萎缩,使“当代艺术”遭到更多的谴责,潜藏的问题也由此暴露。从学术到市场,当代艺术可谓是骂声一片,像是一个高空的坠体,耀眼而迅速跌落。

在我看来,“当代艺术”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而出现,确实是走过一条坎坷并充满危险的探索与实验之路。其中表明了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尤其是经过二十年的具体实践,成果令人瞩目,但也因营养不良而处在一种思想贫血的病状中。2009年以来,经济危机和市场萧条使它更是缺乏一种独立的学术品质——特别是,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的无序炒作,使一部分人暴富之后便使当代艺术迅速劣质化甚至失去真正的经济土壤。去年年底,官方不明不白的招收“院士”,使更多关心当代艺术的人深感困惑,不知道曾经具有挑战性的当代艺术将向何处发展。

从西方的角度说,当代艺术是指西方二战以后观念艺术为主导的艺术思潮,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思想和社会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市场、展览等机制的运行方式。当代艺术要求打破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媒介,尤其是艺术创作过程与结果的传统界限,它在艺术史上的一场革命。中国当代艺术具有难以言说的复杂性和挑战意味。“当代”这个词汇具有时间的指向性,即可以将“当代”理解为“当下”和“目前”,与“过去”和“传统”对立。从这个角度理解,所有当下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都可称之为“当代艺术”——但是,这样的理解过于泛滥,甚至是一种不学无术的解释。如果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当代艺术”就有了新的维度,比如最明显的特征是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解艺术与生活的鸿沟,主张艺术回到社会现实中。从这个层面上解释,中国当代艺术的出现,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相关,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的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情景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即是对既定的政治社会提出问题,艺术家通过作品捍卫艺术自身的独特性与批判性,挑战传统审美陈规,并推进人类思想进程。对政治与社会价值保持疏离和批判态度,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对政治社会的批判性。在中国,对于当代艺术必须意识到“当代”的特殊意义,在我看来,“当代”意味的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无论艺术还是什么,当代的许多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也许是我们的学术素材——或者,它的结论超越学科而深刻触及到我们的生活基础。比如,科学家研究200年前的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研究今天的居住环境,后者的意义直逼我们的日常环境和生存状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由于“当代艺术”的独立性、实验性和社会批判性,因此在中国艺术史上无疑是一场价值革命。“当代艺术”在中国如此引人注目,显然由于它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所致——但是,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真正分量?当代不仅意味了一个时间的段落,关键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结构。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特征和文化氛围等,所有这一切,汇成了一个无可代替的特殊场域,我们投入其中,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感觉,甚至不会颠倒黑白或混淆方圆。这种感觉回旋于中国当代艺术之中,如影随形。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入艺术既是体验当代,我们甚至在当代艺术之中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生活本身。

今天,我们正置身于一段奇特的历史之中,火热的革命渐渐退去,上世纪80年代我们所持有的激情和热诚,以及理想主义统统成为思想遗产——左翼文化不也一样吗?!今天,经济已经晋升为历史发展的头等主题——市场造就了新型的意识形态。

在文学领域,曾有人提出“中国立场”这一概念,我以为,将此概念用于“当代艺术”领域同样具有特殊意义。何为“中国立场”?历史进入一个陌生地带,各种传统的导航图陆续失效,此时,我们的四周充满着种种挑战——“中国立场”首先表明了我们所落入的环境——种种问题必须重新做出解释,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这其中,思想、智慧、勇气、态度和洞察力都不可缺少。回顾过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加入了这方面的工作,它包括对历史的总结,甚至参与对未来的建构。我终于明白,吕澎提出的“改造历史”,其实是改造人们的意识——“当代艺术”就是在不断地改造人们的意识。它的意义在于,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主人公。

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结束了,到二个10年开始了,中国当代艺术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考验,这就需要艺术家与批评家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上做出各自的调整。总会有一天,中国当代艺术成为过往的历史景象,提供给后人去研究和访问。然而在今天,当代艺术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远还没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很多问题不是当务之急——甚至,留给后人去总结,去评判。中国当代艺术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继续努力地表述我们这个时代,努力表述我们这一代人,与周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对话。这其中,不但需要思想和态度,更需要精神和勇气。

当代艺术的成长与发展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复杂性。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是鱼龙混杂。我以为,这话说得真好——因为,鱼龙混杂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正常生态。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与中国当代艺术站在一起,共同呼吸这个时代的空气,承担自己的命运。

假如有一天,当代艺术被官方接纳并认可甚至成为主流,我以为那才是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消失,或许,那个时候,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正在酝酿并生成——事情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才是“当代”这个概念的真实意义。

2010年6月2日晚 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