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武湛:独立策展人机制离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有多远

武湛:独立策展人机制离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有多远

2010-01-17 12:55:38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武湛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策划组织各种具有探索性的当代艺术展。近几年,借媒体之东风,策展人这一时尚称谓可谓风光无限。事实上,在中国当代艺术“坎坷而又辉煌”的历史中,策展人的角色一直非常重要。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策划组织各种具有探索性的当代艺术展。近几年,借媒体之东风,策展人这一时尚称谓可谓风光无限。事实上,在中国当代艺术“坎坷而又辉煌”的历史中,策展人的角色一直非常重要。


  从“墙外开花墙内香”的上世纪90年代到全球资本追捧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学术推动力量和市场推广作用确实不可小觑。但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充分市场化的今天,策展人的策划活动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其应有的学术针对性已成为一个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今,商业主义已经侵入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腹地,艺术活动的商业化运作、艺术品的商品化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整体特征来看,艺术品的审美性收藏正在逐渐被投资性收购所取代。虽然作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并积极地融入消费性的文化生活,部分地成为文化消费产品中的一员,似乎是中国当代艺术不可避免的命运。但是,艺术作品的商品化蜕变和艺术活动的商业化炒作却很可能将当代艺术的发展引入歧途。因此,如何在商业与学术、消费与文化、商品与艺术品的矛盾关系过程中,避免商业主义对艺术活动的粗暴干涉,保持中国当代艺术最基本的学术针对性,已经成为策展人工作中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


  就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工作现状来看,形势似乎不容乐观。虽然策展人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群体的角色构成一直比较混杂,策展人的身份特征也始终比较模糊。


  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主要由批评家兼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批评家在通过评论文章保持其艺术判断力和学术批判性的同时,开始更多地通过策划展览的方式表明其学术立场。虽然批评家的策展工作具有明显的非职业化特征,但这一兼职角色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策展模式,而非职业策展人的身份模式却先天地使其策展工作带有某些不足。批评家兼任策展人,一方面很可能造成其由于个人利益因素而与艺术家、画廊、拍卖行等形成过于亲密的连带关系,很难保证批评原则的客观公正性和学术精准度,甚至造成中国当代艺术中批评力量的弱化和批评话语的失真。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学术批评不能对当代艺术展的策划保持必要的审视距离和较为中立的批评立场,而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策划、展览环节与冷静的批评声音疏离,甚至造成中国当代艺术在商业性不断增强的同时,艺术性、学术性不断降低、弱化、甚至消失的局面。


  此外,随着民间性展览空间的不断增加和商业力量对当代艺术的强势介入,一些供职于商业性展览空间(画廊等)的职业策展人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群体中的一支新兴力量。但是,由于这些策展人本身与展览机构之间的行政隶属和经济依赖关系,很难保证展览策划的学术品质和对新艺术生态的推动能力,往往会陷入以市场为基本导向的商业旋涡。这样一来,成名艺术家的作品由于其良好的市场表现而不断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中,并借媒体之力形成相当强势的明星效应和市场效果,为艺术品经营机构赢得可观的商业收益。这种模式一旦占据策展行业的主要份额,必然会形成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其它声音的自然遮蔽,并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展在传播效果上全面性、客观性和生命力的弱化,从而与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的探索性、创新性等基本品质相背离。


  由此可见,就目前中国当代艺术中策展人的基本构成而言,无论是非职业策展人还是职业策展人都很难为今后中国当代艺术策划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身份基础。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积极地引入了源自西方文化的策展人角色,却没有同时引入健全的策展人机制和艺术运作机制,西方当代艺术运行模式中的基金会机制、批评机制、策展机制、收藏机制等并没有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热同步完善起来。这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商业和学术的互动关系中呈现出明显的营养失衡,并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畸形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为了促进今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使其在商业与学术的互动关系中获得必要的独立空间,能否引入健全的独立策展人机制和基金会机制等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核心问题。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