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张海涛︱警惕“本末倒置”的艺术管理——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张海涛︱警惕“本末倒置”的艺术管理——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019-03-03 11:48:49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注:本文为艺术档案网专稿,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 

警惕“本末倒置”的艺术管理
——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文︱张海涛

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艺术管理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机遇。艺术管理的各领域在近二十年突飞猛进,迎来井喷式的变革,然而中国艺术管理学起步较晚,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反思,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有所反思与改观,才能让中国的艺术管理学逐渐趋向成熟的轨迹。一个艺术管理工作者的价值体现,除了学术性的判断标准至关重要放在首位之外,还需要艺术统筹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方法:艺术媒体对作品的传播、艺术机构的经济管理、策展人对艺术现象的推介等。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艺术和管理”本末倒置的现象,艺术管理一定要以学术、态度为“本”作为前提,不仅仅是一种市场流通,更应该是艺术工作者生存、研究及艺术理论建构的实践过程。艺术管理制度和理论体系不健全势必导致艺术机制的混乱,不懂艺术的人在管艺术或管理的不专业都会造成艺术生态系统出现问题和艺术价值判断的偏差。

艺术界关于艺术本体的学术文章居多,关于艺术管理的文章极少,因为此话题很容易被人误解:认为艺术家只要真诚地创作好作品即可,艺术管理和艺术家没有多大关系,触碰艺术管理也容易被扣上实用主义的帽子。艺术从业者冲破封闭的壁垒与艺术机构、媒体交往或主动的与市场交集就象触犯了禁忌或被认定为功利主义,这样的误解是对艺术管理并不了解或是狭义的理解,也是另一种极端的观念。艺术管理学本身没有问题,只是需要完善艺术管理的各个领域出现的问题。

艺术家创作需要真诚和独立性为前提,创作之后可以主动把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交给社会甚至市场,这不只是艺术经济人、馆长(艺术总监)、策展人和评论家的事。艺术家同样应该主动把握各种时机与艺术界、社会互动,而不是守株待兔、坐井观天的思维模式和清高的态度工作,这样才能把艺术的功能体现出来,这也是艺术实践的一部分。艺术家有让他人分享艺术的责任,艺术机构的管理、展览策划、媒体传播、市场交易等,都是艺术家体现自己价值的平台。纵观历史上很多重要的艺术家自己除了创作者的职业身份也扮演着策展人、经济人的角色。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哲人也有综合的多重身份,如开创儒释道文化的孔子、释迦牟尼、老子无不都是以“官员或教师、馆长”的身份周游讲学,以口口相传、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包括现当代一些重要的艺术家自己除了创作者的职业身份也扮演着策展人、经济人的角色,如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达明安·赫斯特、村上隆、蔡国强等。由此可见艺术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也说明艺术管理者需要有综合的能力:执着的态度、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传播的能力。

艺术管理学的概念、所涉及的领域

艺术管理是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理论为基础,相关的领域有:艺术行政(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策展、艺术机构运营、艺术投资与赞助、视觉文化研究、艺术社会学、跨文化研究)、艺术传播(媒体与传播学、计算机图文处理、专业外语、公共美育、文献与写作)、艺术经济(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艺术品鉴与评估、市场与营销、运输与保险、拍卖与收藏、统计学)等。管理者需要了解不同艺术专业的规律及特征,艺术管理学其实基本上涵盖了艺术生态中除艺术本体之外的所有领域,艺术与管理也是互相促进的共生关系,有好的管理才有好的艺术。
 
艺术管理者涉及艺术的各种职业身份,如艺术行政领域: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艺术馆长、艺术总监、投资人、出品人甚至艺术后勤管理的经理等职务;艺术教育机构的院长、处长、系主任、艺术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艺术传播领域:艺术媒体机构的总编、执行主编、编辑、记者、撰稿人和评论家;艺术策划团队里的顾问、总策展人、策展人、联合策展人、执行策展人、策展助理、艺术物流公司经理、视觉传达公司经理;艺术经济领域的画廊经理、经纪人、投资人、艺术税务所所长、文交所所长、拍卖师、收藏家、艺术金融人、艺术市场营销员等等。艺术管理的手段包括行政方式、传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艺术管理的主体需要对接或管理的客体包括艺术机构、艺术生群体、艺术家群体、社会大众以及艺术项目、艺术商品与作品、艺术信息、艺术金融、艺术市场等。
 
艺术管理这一概念和专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后美国各个大学相继出现相关的艺术管理专业,随后发展到世界各国。国内2000年以后艺术院校才建立了艺术管理专业,比美国创办时间晚了近40年,到2016年左右国内差不多有30所高校创建了相关专业。因为艺术管理的教育事业出现的各国国情不同,所以关于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一直颇有争议,各国各校也不太一样。美国最早的艺术管理专业,设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但这个设置已经不存在了,到现在少数几个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还设在商学院;比如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与人文系下属的艺术管理硕士项目,1971年最早就开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学院,授予的是艺术硕士学位(MFA);1990年由于院系调整,该项目转入教育学院,授予文学硕士学位(MA),该专业比较强调教育学院与艺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等协作办学,学生可以跨院选修;后来理想的艺术管理专业往往设在教育学院或艺术学院。在中国大陆,艺术管理专业基本都设在艺术学院。 

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中国大陆艺术管理学研究较晚,90年代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艺术管理方向难免存在诸多问题。整体上缺乏理论体系支撑和系统化管理的经验,多数艺术工作者认为艺术不需要管理,观念还是停留在圆明园画家村和宋庄早期波西米亚的草根式艺术生态时期;2000年后的798艺术工厂街区的产生改变了这一现状,同时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实验艺术等院系也开始涌现,艺术管理专业才被重视起来;2010年后艺术传播的媒体逐渐自媒体化造成传统媒体系统的集体失语,艺术媒体历经纸媒、网媒的门户网站、博客、论坛、微博到微信等媒体传播方式,逐渐的碎片化和扁平化、去精英化,也导致文化思想缺少深度、厚度和凝聚力;国内大众对艺术品没有形成消费、收藏的认知和观念,艺术管理没有什么可管,艺术家对市场不积极。传统艺术史中只关注艺术个案与艺术现象,很少关注艺术生态中的艺术管理各个领域,这种观念应该逐渐改变,艺术管理不是艺术的附庸,应该是艺术的推动剂,同样重要,需要写入历史,才能调动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认同其所付出的努力和价值。

艺术管理学应该具有交叉、开放、跨界的特点。西方国家已经从理论向实践转向,让艺术机构直接介入公共教育,也是对学院教育最大限度的补充。中国的艺术管理目前需要创新能力和跨领域的开放性,随着时代和国别的不同,行政管理模式、传播方式也不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产业市场,需要更多的艺术机构、艺术管理者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观念需改变

 
世界各国艺术管理的观念与文化有着很大差异性:美国的文化侧重实用的流行文化;英国更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法国、意大利很看重经典文化在精神上的传承;德国更重视严谨态度和历史价值。目前中国的艺术管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处在探索阶段。观念和价值观是艺术管理中的根本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艺术管理最大的追求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现代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为藏家与大众选择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其次才是获取经济回报,艺术管理者的义务和职责也在于此。市场管理利益的驱动不能像股市、地产泡沫一样炒作,收藏者也不能仅仅因为利益而收藏。
 
艺术本体被忽视
 
艺术管理学要以艺术本体的学术价值为根本,艺术管理和艺术本体之间是因果关系,不能本末倒置;艺术管理要重市场,首先要有文化深度,如果只有市场,文化产业就失去了意义,不如其他实用的产业更有市场竞争力。文化产业全国都在搞,但很多地方是挂羊头卖狗肉,借文化之名,减免税收之利炒房地产和娱乐消费,最后没有剩下一点文化存在的痕迹,艺术工作者成了被利用的对象,这也说明了艺术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之处。
 
艺术机制需要健全
 
机制不健全是艺术管理的内在软件有问题,如何建立管理制度、管理逻辑、管理方法是艺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目前艺术市场的混乱、管理流程繁琐、潜规则和投机者多、伪艺术及不专业的机构缺乏开放与包容,导致艺术投资少风险大。
 
艺术管理的人才缺失
 
2005年后艺术管理在中国发展迅速,由于当代艺术机制不完善、艺术管理教育起步晚、运营难、缺少公益基金,国家扶持的艺术管理机构传统老化,造成艺术人才缺失是艺术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艺术管理者多为艺术家和教师出身,艺术教育者多数没有艺术机构的管理实践经验,艺术管理的理论文献太少,太碎片化,有的粗糙借鉴工商管理的知识拼合,缺乏系统性。建议应该多聘请民间艺术机构的馆长、经济人、画廊主、策展人、媒体人去学校做工作坊,面向社会才能将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艺术管理者的素养:真诚、执着、专业、知识积累

这里不能把艺术管理与真诚执着的态度分开来说,不论艺术的自我管理如何讲究方式、方法,艺术的真诚、坚持和态度依然是第一位。两者难免矛盾,但能很好的得到平衡与统一,懂得艺术管理不代表对艺术不真诚。有艺术情怀、文化理想和责任感的艺术管理者会让艺术的观念更具积极的价值,也不至于中途夭折,很多所谓的“神童、天才”大都因为一时的光环笼罩最终一事无成。如果决定长期从事艺术工作,还是需要执着和坚持,一旦断了艺术的理想,以前的艺术工作经验就会前功尽弃。笔者一直将艺术青年的策展作为工作的重心,发现很多艺术家以前的作品很好,因为没坚持,后来杳无音信,非常可惜。
 
艺术管理者需要“跨界与眼界”,思想的深度需要吸收各种跨领域的文化;看好的展览,强化作品的深度;要恶补各种人文历史、自然学科,国内的艺术教育不重视文化课是误区,会走很多弯路,艺术必竟不只是技术活和感觉化的表达。艺术管理具有实用的功能性,这也是与艺术创作的区别,艺术应该依靠艺术管理而得以生存、并给予大众以精神启示,而不是仅仅为了利润而发展。艺术管理的独立性很重要,不能受市场与利益驱动进行创作,而是在创作之后运营和传播。
 
如何经营、管理艺术是一门学问和智慧,需要具备艺术实践的统筹能力,更重要的是防止伪艺术的功利主义。成功的价值观与功利主义看似一样,但本质上不同。成功是以真实的价值得到体现和认同,是主体执着、努力奋斗的结果或回报;而功利是唯利是图、虚伪的实用主义,这两者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有本质区别。

一个文化艺术工作者对历史、现实、未来的价值观判断以及创作的态度与真诚度有关,需要真实的信息支撑,避免受到伪善与世俗干扰、意识形态、商业炒作的影响而改变创作的初衷,所以态度、良知、知行合一依然重要。

 

艺术史论与生态的互动:圈子的历史不是封闭的历史

艺术史就是圈子的历史,虽然听起来有点圈子江湖化,但细想只有在艺术圈里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管理艺术。有了圈子便会有新的信息交流,环境与氛围很重要。不是说你居住在艺术区就进入了圈子,进入圈子必须理论过硬、作品好、创造力强,另外是与之良性互动,这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或群体的基本素质,也是艺术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当然,圈子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牢狱之网,圈子中的每个人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圈内的信息公共化,如通过艺术机构管理、媒体推广、展览策划、教育实践等多种方式传播到艺术圈外去。
 
艺术圈又分为很多小圈子并不是坏事,每个小圈子各自为政,便有了竞争,多元化发展,更加自由。在自己的小圈子闯出一条路,作品好会逐渐得到群体的学术认可,例如:以前黑桥的很多自称“屌丝”的年轻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低成本创作,很有活力,最后得到共同的认可。艺术史中的梵高虽然是在法国南部农村、高更在塔西提岛孤独创作,但都是阶段性的,并不是说他们与当时的艺术圈从不互动,事实上很多印象派艺术家和经济人都有所来往(梵高的弟弟本来就是巴黎的一个荷兰画商);梵高的执着态度引发的割耳事件和自杀事件无形中让他成为艺术事件的焦点让更多人知道,这也为他的作品传播打下了基础。当然梵高是极端的个案,不是说艺术家自杀就能成功,作品的开拓性和艺术家的独立与真诚仍然是第一位。在这里所强调的也是艺术圈子的重要性和包容性。

艺术传播:传统媒体集体失语与自媒体的转向

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被他人知道,对他人有所帮助和启示,这样的艺术才具有传播学意义的价值。艺术表达除了对公共社会的反应就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映,不能只是躲在家里孤芳自赏的东西或是宣泄个人情绪的方式以及自我心理治愈的工具,更需要能与社会大众产生共鸣、介入社会,这样个体内心情感的表达就具有了公共性,也是对社会大环境的及时反应。参展、策展、艺术评论、画廊代理、媒体传播、收藏、教学都是艺术价值定位和公共化的渠道。需要艺术家或艺术管理者主动去寻求各种方式与艺术生态链各个环节发生互动。比如有效适当的社交,主动接触有共同语言的朋友是艺术人生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应该被看作是功利主义。
 
艺术家不是靠一个画廊或一种媒介自说自话才能实现价值,一个公共的艺术家被艺术各界从学术、市场认可,艺术普及性也会更高。当然没有进入公共化的艺术家不乏好的作品,也有艺术家百年后一鸣惊人只是个案,前提是作品有潜在的创造性,一个艺术家价值的体现非常综合。
 
当今社会已经逐渐由“传统精英化媒体时代”进入了“大众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媒体人”和“发言人”,人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也导致专业媒体的集体失语。自媒体是全球信息化技术、意识形态、资本利益和开放程度各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自媒体艺术一出现就有着传播快与独立性的功能,这样才能参与到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创造中来。
 
自媒体也是把双刃剑,不论艺术自媒体与自媒体艺术都让我们每个公民掌握了一种表达话语的权力,他可以追忆历史,也可以记录当下;可以通过它拯救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它扼杀掉一个人;可以赞美一个人,也可以利用他审判一个人。自媒体犹如一把虚拟的武器,有着双刃剑特征。有时象是我们的一种精神食品,有时又象一种毒品。一个好的艺术自媒体就象一个电台,一个报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艺术传播功能,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判断、维护。

艺术运营:资本炒作造成“伪当代艺术”的产生

艺术投资人、馆长、艺术总监、策展人、经济人对艺术机构的学术定位和运营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一批国内企业主办的民营美术馆的诞生才逐渐形成策展人机制。这批民营美术馆以90年代出现的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和天津泰达美术馆的建立为标志,启动了中国当代艺术体制转型的重要一步。民营美术馆与政府美术馆最大的区别是按照国际惯例实行策展人制,为策展人提供全额活动资金, 从而在中国具有了一种准基金会性质。2004年后从北京宋庄、798到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艺术机构得以快速发展,尤其上海主要以美术馆引领整个艺术生态。民间美术馆和艺术空间除了学术定位外的运营无非下面几种模式:企业用其他产业养艺术机构、申请国内外艺术基金、租场地、项目找企业赞助、投资人办企业艺术基金、收藏作品拍卖、艺术衍生品、门票、书吧、平价超市、参加博览会运营作品进入国际市场。艺术机构运营是个大学问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受到国家政治经济甚至国际经济影响(2008年经济危机便是)、不确定性的审美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艺术的运营、管理的发展,因此大多数既学术又商业的艺术机构在中国不靠其他行业赞助很难维持,投资人大多是靠对艺术的情结和理想在支撑。

我们不反对创作后的商业运营,但反对为资本炒作而改变创作的独立性。当代艺术主要是靠艺术机构、展览、评论,以及收藏、拍卖来推介,好的机构能够非常有效的推介艺术。当代艺术在中国处于蓬勃向上的势头,但也会受到资本炒作的冲击出现浮躁的“伪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需要创作的“独立性”,市场经济时代的创作跟经济有关,创作的独立性不能被炒作、消费、跟风所驱动。运营“伪当代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缺少创新,“伪当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发生市场异化的表现。比如当今艺术的价值引导掌握在两类人的手里,一类是批评家、策展人;一类是画廊、拍卖的经济人和收藏家、大众消费人群。这两类人群从外部影响来说都会改变艺术的价值导向,尤其当下消费社会中不懂艺术的经纪人和收藏家的资本运作带来“伪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更大;这类掌握话语权的人同样参与创造和改变艺术史的发展,如果过于为了商业私利炒作没有学术价值的作品,以此引领艺术价值走向,产生的艺术生态的泡沫化很可怕,这里只有靠艺术的真诚与良知来平衡这种关系。2006—2007年的艺术市场泡沫就是典型的例子,好在全球的经济危机平息了这场泡沫引发的“伪当代艺术”势头。
 
目前外行经纪人的话语权逐渐盖过专业批评家和策展人,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有资本作为致命的话语权,很多机构老板更多是一种感觉化的眼光,策展人和批评家已经左右不了他们的趣味。中国很多画廊没有专业的策展人和艺术总监,没有艺术作品价值判断能力,充其量就是个画店,今天这幅画卖了,就老挂这种画,画廊逐渐被大众消费市场引导,只认市场。因此目前中国消费引导的艺术不一定具有学术价值。
 
“伪当代艺术”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极端的推理、模仿、公式化,缺乏生存体验的教条化;艺术圈江湖炒作的名利场;艺术家自身修为和能力不足、思维固化、山寨心理、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只关心保险系数的老套展览、脸孔化、关系户、垄断等现象;事件化的假象、以艺术的名义走捷径、胆大炒作等等,都会滋生“伪当代艺术”。“伪当代”很多情况下是创造力缺失的点子化策略和炒作,不以学术性为目的公关、名人效应以达到拔高自己,这样快速“催熟”的成功法,背后蜷缩的是学识和修为的虚弱,缺乏艺术价值的判断。

艺术收藏:同样能创造历史也能创造伪历史

真正的收藏家不只是在收藏历史,应该也和艺术家一样是在共同创造历史,这样的观念才是当代艺术收藏的理想化状态。艺术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无论我们是作为个体还是社会整体,最好的艺术品都能洞悉我们所面对的各种积极或消极问题。
 
真正的收藏家懂艺术,了解艺术史脉络并且对当下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感。不以倒画为目的,像画家通过作品说话一样,藏家是通过选择藏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个商人,这才是有艺术价值观的收藏家。他们和画廊主、艺术馆馆长、评论家以及策展人一起推介艺术现象,帮助有潜力的艺术家走到前台面向公众,通过他们的工作判断,收藏了一段历史与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精神气息。为什么艺术不会灭亡?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新的精神面貌和当时的文化背景,这也是判断艺术的重要价值支点,收藏不仅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体现作品背后的一个时代。

策展:避免资本左右展览学术定位

策展是策展人艺术理论得以实践、对现实感受和观念表达的方式;展览通过观众互动、交流、体验,艺术的功能才能体现和普及;他是艺术现象的风向标,也是艺术生态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展览的艺术史脉络和个人策展脉络、对参展作品作出选择和判断、展览放在现实文化的背景中寻求针对性意义、对艺术本体的方法论和直觉感受的敏锐度、策展人独立或包容的态度,都是展览价值体现的元素。
 
策展人也是近些年引领艺术生态的热门职业,但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既琐碎又耗精力。国内没有策展基金,展览只能靠企业或投资人赞助或艺术机构本身运作存活,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起方来解决,分为几种情况:1、主办方作为发起方自己出资也可找赞助,邀请策展人策展;2、策展人发起展览,由策展人寻找赞助;3、展览由参展艺术家发起,自己出资或寻找赞助,邀请策展人策展。因此发起人或策展人需要有综合的运营(统筹)能力,展览的实施与资金也有很大关系,却时常被出品人、投资人左右展览的学术定位和价值判断,这是中国艺术策展越来越明显的问题。
 
这两年以泛主题的乱炖、拼盘式展览居多,繁杂的展览会给观者带来视觉的麻木,失去展览判断力,还会消解好的展览。主题性强、展示语言新并与作品紧密结合的展览会是未来策展的趋势,这样的展览定位和独立性使展览的针对性更明确。但展示语言的形式感创新也要依托展览学术主题的定位,不然会形式大于内容,而又出现本末倒置的潮流。通过一个展览呈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至关重要,因为策展人不仅仅只是资源的整合。另外艺术界很多人把自己资源的多寡作为展览价值判断的标准;把和谁一起策过展,与哪些艺术家、机构合作过作为主要衡量展览价值的标准。权力和公关能力的强弱变成评价展览的标准是很可怕和荒唐的事情。而谁出名便与谁合作,更会造成“新人生态”建构的缺失。另外目前国内策展人逐渐群起,但处境依然尴尬,展览的机制仍然需要完善和规范。

文化产业:艺术区生态建构的阻力和意义

艺术区的建构非常有意义,园区包括各种艺术生态如:艺术机构、艺术家居住等生态链。一个好的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品牌的名片,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市民素质,也可以带来各种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服务业等等。艺术史上很多艺术思潮的形成都与艺术群落生态密切相关。未来文化产业建设中的问题有:现代化进程对民间自发的艺术区可能带来冲击,如艺术机构生存保障问题及艺术家创作形态的独立性等等。

未来野生的波西米亚式村落逐步会减少,而转化成废旧厂房改造的时尚艺术街区,顺应时代的发展。艺术生态也逐渐资本化、团队化、运营化,如中国798艺术区、美国布鲁克林等艺术区。

文化在经济面前很脆弱,798周边有些艺术区2009年被拆就是证明。很多地方搞艺术区只以地产和减税为目的,挂羊头卖狗肉,根本不是为了文化建设。北京宋庄的未来也可能会受到城市化拆迁、商业利益和意识形态化的冲击,建议政府在保留宋庄自然村落基础上发展艺术产业、保证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度。

地方的当代艺术生态建构有很大难处,由于以经济发展作为中心,除了几个文化重镇外的地方城市而缺少文化艺术的氛围:人才缺失,留不住人,艺术教育的信息也相对封闭。这样艺术区建设、策展、评论、收藏等艺术生态都形成不了良性的循环。

地方艺术区建设作为艺术生态的核心,缺的是人和,如果艺术家入住少,可借鉴西安纺织城、广州红砖厂、深圳OCAT艺术区,在保持当代艺术机构一定数量的基础上和艺术工作室稳定的情况下,权且把实用设计公司、书吧、咖啡厅等时尚文化产业带进来,旅游、消费结合后方能存活,通过其供血机制来养艺术区。地方不能效仿北京艺术区的模式,只要能做出来、存活在下去就是胜利,也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艺术生态系统。

自我管理:对速成的功利主义的质疑

艺术家在能量蓄积、作品成熟的前提下有效传播和交流不应遭到排斥。但是也有些年轻的艺术管理工作者不注重学术性靠关系快速“催熟式”公关:一心傍大腿、通过媒体炒作、研究成功学抬高自己,这种不以学术为重极力整合资源的功利主义方式也值得怀疑。很多艺术管理者为了保险系数只关注“名人”,众所周知,“老人”不求创新会逐渐被时代残酷的自然淘汰,而发掘有潜力的新人、新现象虽然低调、有一定的风险性,也需要时间和周期、耐性及眼光,但具有潜力和持久力,也能体现价值判断的学术性。现在艺术圈很多优秀的“新人”艺术家在没有被身份认同时无人去关注,一旦被那些嗅觉敏锐的策展人、评论家发现后,总有一窝蜂的“摘桃人”疯拥而至,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不是批判这样锦上添花的方式不好,而是提倡更多策展人、评论家自主发现和挖掘潜藏的更多、更好的新人新作。如此,策展人、评论家和艺术家群体才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景象,才能对“新老交互”的艺术生态环境起到积极和平衡作用,也更有文化建设意义与价值认同感,而且避免了不劳而获的伪善的艺术操作方式。
 
很多艺术家、策展人具有公关和资本运作、资源整合能力当然是实力体现,但大于学术性研究便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不良风气,艺术管理者需要内炼与外修都过硬才能并驾齐驱。艺术工作者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关上了另一扇窗,艺术应该是在逃离、不许掉头的创造性道路上前行,这需要很多艺术工作者的反思,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成功之路的艺术管理者也更能被公认和欣赏。艺术的价值体现需要综合判断,最初定位就要强调学术性,尤其青年艺术管理者的出场很重要,要尽量避免给人留下“杂牌军”的即定印象和急功近利的感觉。

艺术地图:地域、文化中心、国际化

一个国家能否艺术国际化,与这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综合实力、话语权力大小、开放的包容程度有关。历史已经证实民主体制下发达国家的艺术也相对具有创造力,这是一种概率的体现,并不是说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就不会出现世界性的先锋艺术。这要看艺术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具有创造力的学术思想怎样通过国际展览、网络、出版、教育等综合渠道传播。比如孔老思想,古代圣贤周游列国讲学,各种文化融合和促进,后来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中国如果经济实力或文化实力增强——文化上需要更加开放和自由,可能留守中国也不失一条文化自信的道路,只有不脱离中国语境的文化艺术,才更具有创作活力,反之中国将面临大量的人才和资本的流失。

艺术圈有一种说法:“中国艺术家在北京有所成就,就在国内有影响力;在纽约、巴黎、柏林等国际化都市有所成就,就在国际上有影响力,成为国际艺术家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武断,也有一定的道理,源于艺术价值体现的概率数据分析。因为北京集中了全国重要的文化精英,而纽约、巴黎等城市也成为现、当代艺术的中心汇聚了全世界重要的艺术群体。艺术家一旦在这几个地方有所作为,必然不易,因为语言不能深入交流、语境也不同,很难进入异国的主流圈子。当然也不能说国内除核心城市外其他城市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如上海、成都、杭州、广州等地也有很多留守的著名艺术家,伦敦、罗马等城市依然出了不少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北京集中了著名的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区、美术馆,这些人和机构多有话语权,而地方的艺术管理者成为一方“诸侯”,与北京互动必不可少,这样艺术才能更快的公共化。八五新潮时期,各地团体如北方群体、厦门达达、西南群体、杭州池社无不与北京互动,自然被历史所纪录下来。而中国的国际化艺术家如蔡国强、黄永砯、徐冰、谷文达、艾未未等无不是当年在纽约、巴黎旅居过,与欧美艺术中心圈互动。当然前提最好是出国前在国内就有一定的艺术(资本)积累,不然在欧美国家生存压力很大,又融入不了西方艺术中心阶层,目前很难发现在国外白手起家有所成就的中国艺术家。另外这些国际化艺术家的影响力还与“打中国牌”有必然联系,即不同于西方的传统文化转换和当下现实的生存状态的揭露,文化差异性成为价值体现的优势。

学院当代艺术管理的优势与不足

2000年后全国陆续开设的新媒体、实验艺术、艺术管理的专业,现在已进入各大院校风风火火的变革期,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优势和不足。院校当代艺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专业性人才,学习更加系统性。今后自由身份的艺术工作者将由自学的被动方式向院校实验室受教育的主动方式转型。
 
从院校作品客观来看依然存在着几个问题:学校教育看重方法论训练,需要避开程式化教学,模式化会让学生缺乏内心的体验性,因此作品形式虽新,但很难“跳”出来打动人;另外有的院校与民间的艺术界交流太少,独霸一方,老死不相往来;学校由于体制保守,自我审查严重影响到作品的自由度;学院论资排辈,以致民间很多好的艺术家、策展人由于身份和学历受阻被挡在大门以外无法与其产生良性互动;还有很多院校注重学生的就业,不得不把艺术专业的定位市场化,而实验艺术成了部分学生的爱好和自我选择,学生走出学校便没了消息,很可惜。
 
结语

近些年中国的美术学院也不断开设艺术管理的系与专业,让艺术管理职业化、专业化和系统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除了将来成为艺术理论家的身份,更多的是需要他们将来成为艺术传播的艺术媒体人、策展人和经济人的多重身份。笔者早先从事艺术创作,后涉足艺术管理的多个职业,如馆长、艺术空间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媒体主编、院校教师、跨艺术研究者,因此写此文是切身的体验,也是有感而发。
 
艺术管理需要建立在学术、执着的基础上,不然就会出现艺术价值观的误导和偏差现象,造成伪艺术的功利主义泛滥。艺术既需要有态度,也需要公共化,不是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这样好的艺术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与之产生共鸣而得到启示,艺术生态才能够良性发展、艺术的理想价值得以真实的体现。也就是说一个艺术工作者拥有好的作品只是艺术成功了一半,艺术管理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让好的艺术使更多人知道才更有社会意义。

2019年2月2日于北京

 

关于作者
张海涛,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特聘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硕导、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1999年前学习于湖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1999年后致力于当代艺术研究工作,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NO!SPACE艺术总监。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大赛评委;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08-2017年负责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单元;2015-2019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曾在北京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各大美术学院教授课程、工作坊指导或参加论坛、讲座。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