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20、2021年 > 《画刊》特稿︱媒介创造与本体穿越:中国机器人艺术

《画刊》特稿︱媒介创造与本体穿越:中国机器人艺术

2020-11-04 21:30:16.223 来源: 画刊杂志 作者:《画刊》杂志社

▐ 特稿 FEATURES

媒介创造与本体穿越:中国机器人艺术
Media Creation and Ontology Transit: Chinese Robot Art

机器人艺术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被称为动态雕塑,即机器人绘画、机器人雕塑,之后机器人艺术还包括机器人多媒体表演、机器人舞蹈、机器人评论家。然而我更侧重关注借用机器人行为、装置表达现实中艺术家切身的生存、生命感受,对未来的预见和对历史的新的诠释。

如果说运用智能机器人创作脱离了艺术家的灵魂,这是一种极大的误区。自从现成品艺术出现,当代艺术开始更关注于艺术家的观念感受而非只是形式语言的美学表达,何况机器人可以与观众心灵沟通,做到艺术家、机器人和观众的三位一体。这次特稿邀请的一部分艺术家的实践多借用人形机器的符号表达对未来认知和预设[如高峰、林万山、苏永健、01 小组(梁链喜+陈荣彬)的作品];也有艺术家的创作脉络是借机器生物以拟人化或人机合一的语言方式,表达自我生存的体悟和生命寓言性(如费俊、郑达、邱宇、邓碧文、王成良的作品)。因此,机器人艺术必然存有技术的人文情感和温度。(张海涛,本期特稿策划人)


“机器选择”时代的人类
Human Beings Under the Era of "Machine Selection"

苏永健(Su Yongjian)

1.webp3.jpg


(机器/机器人)语义符号在个人艺术表现中的隐喻与思考
(Machine/Robot) Metaphor and Thinking of Semantic Symbols in Personal Artistic Expression

王成良(Wang Chengliang)

2.gif

自主性的智能化艺术
Autonomous Intelligent Art

郑达(Zheng Da)

3.webp2.jpg


进化与失控:在跨学科的语境下研究传统、关注现实及思考未来
Evolution and Loss of Control: Studying Tradi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Reality and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text

邓碧文(Deng Biwen)

4.gif


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Art and Design

高峰(Gao Feng)

5.webp1.jpg


玩闹的机器、镜中的意识与不可见的“歌声”
The Playing Machine, the Consciousness in the Mirror and the Invisible "Song"

邱宇(Qiu Yu)

6.gif


为了不知其位置的彗星
For the Comet Which the Location is Unknown

林万山(Lin Wanshan)

7.webp1.jpg


碎片化时代的超链接
Hyperlinks in the Era of Fragmentation

费俊(Fei Jun)

8.gif


如何重新定义“人”:《机体之殇》带来的启示
How to Redefine "Human Being": the Enlightenment from Mourning the Cybernetic Self

01小组(梁链喜+陈荣彬)[01 Team(Liang Lianxi+Chen Rongbin)

9.webp1.jpg



《画刊》ART MONTHLY︱新刊速览 · 2020年第10期


1.webp2.jpg

▲《画刊》 2020年第10期 新刊 封面

目录  CONTENTS

06  展 讯  EXHIBITIONS AND EVENTS

12  2020《画刊》封面计划 2020 ART MONTHLY COVER PROJECT

12  燃烧的尘埃…… /张小涛

14  灵与肉的谱系:张小涛访谈 /孟尧、张小涛

18  特 稿  FEATURES

18  媒介创造与本体穿越:中国机器人艺术(策划人:张海涛)

20  “机器选择”时代的人类/ 苏永健

23  (机器/机器人)语义符号在个人艺术表现中的隐喻与思考/王成良

26  自主性的智能化艺术/郑达

29  进化与失控:在跨学科的语境下研究传统、关注现实及思考未来/邓碧文

32  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高峰

35  玩闹的机器、镜中的意识与不可见的“歌声”/邱宇

38  为了不知其位置的彗星/林万山

41  碎片化时代的超链接/费俊

44  如何重新定义“人”:《机体之殇》带来的启示/01小组(梁链喜+陈荣彬)

47   现  场  LIVE

47 永远有多远:带着“当代的目光”看历史 /孟尧、许潇笑

51  策展手记  CURATING SCRIPTS

51  “沣水研究计划”策展手记 / 杨西

55  行业研究  INDUSTRY STUDY

55 在双年展的废墟上? / [意]马可•巴拉瓦莱,印帅 译

59  观 念 CONCEPT

59  傅中望的关系艺术 / 黄立平

62  艺术史论 HISTORY & THEORY

62  这不是艺术博物馆(一) /[美]道格拉斯•克林普,汤益明 译

66 专 栏  COLUMNS

66  入目三分半

    修拉画中的“视网膜树” / 杨小彦

69  映验场

   词源与词义,及其不充分辩析:读邱志杰《科技艺术的概念》笔记 / 曹恺

75  图像即历史

      枯木与竹为何同画:从传苏轼《木石图》看墨竹题材中的仙道观念(下) / 谈晟广


封面:张小涛作品

P5 王心耀作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