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18、2019年 > 张海涛︱“选择”也是一种态度和智慧一一第十四届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手记

张海涛︱“选择”也是一种态度和智慧一一第十四届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手记

2019-01-13 16:08:42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十四年的北京独立影像展】“2017第十四届北京独立影像展”的画册各种原因现在才出来,这也可能是最后一届影展的画册,具体原由大家也应该知道。十四年的影展,我从08年参与选片和相关组织工作直到2017年第十四届,影展经历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波折,感慨颇多!北京独立电影展在国内成为独立精神和意志表达的文化象征,也很好的承载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责任,但独立影像的事业还在继续,他也将会转化为其他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来。

“选择”也是一种态度和智慧
一一第十四届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手记

文︱张海涛
 
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小到日常生活琐事,大到人生格局规划,正确的选择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一件事情的成败,选择是一种态度与智慧,也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经常有选择障碍,有时也是和自己较劲的过程,这样看来选择带有个人意志,必竟每个人的性格、阅历、三观都不同,因此重要的事情最好一起商量着选择决定,这便是民主的方式。独立影像选片便是这样的机制,而一个国家机制的选择也应该如此,不能一言堂,只见到官方自己一元的话语权,应该出现民间多元的声音。

一、影像审查与自由表达、传播的矛盾性
 
当代影像中独立影像的传播处境尤为艰难,原因是很多独立影像作品揭示真实社会另一面而发出的不同声音,选择最困惑感觉来表达,试图摆脱商业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和干扰,官方认为是不可言说的,一概而论的质疑“独立影像”这个媒介方式的合法性。
 
独立影像创作者不象产业化电影面对资本不断的妥协,也不像宫廷画师一样接受命题作文,而是独立自主完成创作的方式。
独立影像包括剧情、纪录、实验影像,媒介、语言、技术和题材、观念的形态也很多元化,所以这种媒介表达方式不应该成为一个敏感词。独立影像与主流工业化影像形成一种学理和生态的互补与多元化的关系。
 
2017年新发布的电影法条例中:“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不得发行、放映、参加电影节(展),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传播,不得制作为音像制品;不得改成网络电影在网上发行;个人未经许可擅自举办涉外电影节(展)⋯⋯”。官方电影法令限制了机构的组织权,也限制了个体创作和传播的自由,这与中国宪法中言论、出版、新闻自由又是矛盾的。中国的梦境是魔幻而荒诞的,不能只见到一元的话语权在言说,应该出现民间多种声音的播撒。
 
影像审查应该针对的是恶俗、粗糙的炒作和损害观众心灵的视觉污染,需要建构专业性、综合性的审查标准,这样审查机构必须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真诚度、导演的学术脉络和艺术创造性的价值标准,在这些基础上好的影片存在敏锐的符号和片段是作品观念表达的需要,更充分的情感表达需要,而这种情况审查不应是简单粗暴的过滤一些符号和片断,甚至直接不让传播。
 
中国不象西方国家实行分级制,审查标准也没有弹性,不是艺术家不愿审,是因为“一刀切”让独立影像创作者走国内审查的路肯定行不通。导致很多优秀导演的作品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海外发行获奖,这和私企经济的海外流失一样可惜,是文化的流失。影像传播途径越来越广走入地下或走向海外也是不可能被禁止的,还不如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它。
 
如果新电影法把公民通过影像自由表达的权利与渠道一棍子给堵死,公民对公权力拥有者起不到监督作用。其实独立影像说出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为了社会更良性的创新,如果只说伪善虚假的话,让公众的积怨加深,更不利于社会生态积极的发展。
 
我一直参与北京独立影像展的选片与组织工作。影像展自第九届开始已经不能正常的集中放映了,第十二届最严重档案被有关部门抄走。2017年的大形势更是严峻,因此影展选择了另一种的生存方式:内部征集的方式、展示化整为零,但第一场就被叫停了。
 
近些年大环境下独立影像的节展:如重庆影展、西安民间影像展、云之南等大的影像展各种原因相继无法支撑下去,影像表达与传播在国内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二、选片机制与标准

第十四届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制由不同单元各自选片,改为剧情、纪录、实验三个单元集中选片制,主办机构栗宪庭电影基金邀请选片人时也考虑了选片人的整体知识结构,大家对各类影像平时研究方向又有各自的侧重,这样可以做到审视角度的平衡与互补,减少了繁杂的程序,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在现实大环境下能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想必独立影像工作者也能理解。

今年由王宏伟、刘兵、张海涛、黄香、郑阔五人集中看、选片,先各自选择,再投票讨论决定入围名单:本届从150部片源中邀请了近50部优秀作品入围,纪录片又分为展映与竞赛两个单元。由于此次影展的组织方式的转换与特殊性,选片相对严格,不以数量取胜,整体上看片源质量还不错,但未公开征集可能会漏掉一些好的作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任何的决定都会有利有弊,只能考虑大局、长远的眼光判断利弊的大小,这就是“选择”的意义。
 
剧情、纪录和实验是影像艺术的三驾马车,剧情片可以通过导演的主观性、叙事性、典型性故事的转承起伏让观众扣人心弦,立体、综合的体验作品剧情线性发展。剧情片在每届影展中,都普遍感觉很难选,精品少,因为拍剧情片需要导演综合调控能力,如把握剧本、资金、场控、演员的专业性等等要素,甚至会陷入琐事而失去整体品质。而且剧情需要想象力,不只是现实的描摹,这也是中国人的弱项,既使有好剧本也受到资金的束缚,从这一点看剧情更难拍。剧情选片中我们除了关注拍摄的技术、语言的经验性,也要考量题材视角的选择及表达的思想深度等价值判断标准。
 
今年剧情片源非入围作品集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一、拍摄技术不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成像、摄影、剪辑、音乐及演员的选择业余,就是不知道怎么拍、不知道怎么导;
二、题材选择的视角没有特点,缺少痛点、异常性、批判性,不痛不痒,没有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剧情逻辑假或简单化,有的象偶像剧类型,有的象“乡村爱情故事”模式;
三、受主流常规影片的套路化影响,态度与价值观不具备独立影像的气质和精神;
四、剧情符号触点多、浮躁而流于视觉表象、影片虽有张力但指向不明;
五、学习大师的表象风格导致节奏慢而空洞,半天切入不了正题、不知所云。
 
纪录片则以选题、真实性、冲击力传递情感和体现人文关怀。纪录片整体品质相对好一些,因为中国的现实,本身就充满着荒诞性和复杂性,所以选择好“敏感”的题材与视角,深入拍必定会有收获。此届纪录片源中未入围影片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拍摄方式老套枯燥:如口述、解说整篇,要么像BBC、央视《舌尖上的中国》那样说明书式的纪录方式,缺少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表象拍摄:象风光宣传片、无痛点,也没有矛盾冲突,无内容深度;
三、象会议纪要的方式:有的内容虽好,但拍摄方式缺少艺术性、平铺直叙;
四、家庭相册式类型:把以前日常生活的影像日记随意拼凑一起,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五、象网络街拍视频:无头无尾,没有深入到主人公的切身生活和内心中去,与记者和平民拍摄的街拍无差别;
六、很多独立纪录片作者认为除主流话题外拍边缘领域就是独立的,导致拍农村底层人文的题材多、拍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多、老人多;这些题材固然好、体现人文关怀,但太多人拍,又形成了另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很难拍出不同的感觉,不如另辟蹊径发现新的题材,表达新感受、表现新的生存状态。
 
实验影像在语言实验和内容实验中,更多给我们鲜活的感觉:时代感、未来感和活力。实验影像面临的困境当然也是“实验”,即要摆脱历史中影像脉络的束缚,因为实验影像具有的当代性必然带给观者新的观影体验和生存感受。虽然感动与震撼的作品不乏好作品,但不是说所有感动人的作品一定具有学术价值,也不一定说所有震撼的作品就具有学术价值,因为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再好的东西看多了也就成了旧的模式,跟不上新时代的审美经验会被人厌烦,所以我们要把旧的符号、话题进行当代语言和观念的翻新,也要在当下时代多种感受中选择和体验不同于其他时代,不同于大众,甚至不同于普通艺术家的敏锐感受去创作,还可以向未来未知的世界探寻和想象。

近几年选片中发现很多年轻影像艺术家在创作时喜欢选择他人惯用的符号:如烂尾楼、面具、服装模特、青春伤害和记忆,而且二十出头就表现过度的感伤,未老先衰,暮气沉沉,好像历经百年创伤;要么大量拼贴牵强的不相干碎片,认为别人看不懂的就是好作品,这些都是用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创作,认为实验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其实符号的选择与拼贴时逻辑关系是很讲究的,实验影像的表现方法很多,如媒介的跨界、语言的互连、对行为的纪录等等。
 
结语

影展是持续推新的平台,通过专业的选片人、评委选出精英影像,也是对作者的激励。剧情、纪录、实验影像三者虽然有各自特点,然而艺术表达的本质和功能性依然是一致的,即给以我们生存的启示、担当起现实社会的责任、传递永恒的价值情感,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任何一种表达方式有所成见,而且近些年剧情、实验、纪录也相互融合发展,出现了很多实验剧情和实验纪录,让剧情、实验和纪录影像并驾齐驱,从艺术整体的生态学视角来审视每一种表达媒介和方式存在的意义。影像艺术的生态与传播体系的建构,结合现实文化背景一起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念。有少的钱就做朴素的事,资金少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做事的愿望,而不是等待,花小钱做有意义的事情,以现有条件慢慢改变国内影像艺术现状和艺术生态。
 
2017年9月2日

 

 

附:《中国独立电影档案》编委会图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