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18、2019年 > “录像艺术在德国”多媒体影像学术研讨会︱张海涛

“录像艺术在德国”多媒体影像学术研讨会︱张海涛

2018-10-25 00:50:49 来源: 北京国际摄影周 作者:北京国际摄影周

▲“录像艺术在德国”多媒体影像学术研讨会

 

注:以下文字由“录像艺术在德国”学术研讨会张海涛的发言整理而成 

一、录像艺术的发端、类型与媒介演化的特点

60年代初录像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发端出现,是在后现代艺术的历史脉络中发展起来的。1963年白南准创作录像装置,1965年他创作的第一件单屏录像艺术,1988年张培力作品《30x30》成为国内第一件录像艺术。
录像艺术从语言方式上分为游击录像、实验纪录,从媒介及展示方式上分为录像装置、单屏录像。

西方90年代中后期、国内2000年后录像艺术开始打破“录”的方式,由电子、磁带介质向数字、网络交互、多媒体戏剧演化和跨界,由实拍纪录向虚拟合成媒介拓展。

二、德国录像艺术发生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国内录像艺术发端与德国有紧密的关系

1958 年,白南准日本毕业后,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进修音乐史和创作。白南准在德国遇到了前来讲课的约翰•凯奇,两者对亚洲禅学思想都有所研究,白南准将禅宗思想引入音乐与录像艺术创作之中,最代表作品《电视佛》表达东西方文化的对话。

1990汉堡美院MIJKA教授带来了德国电视台录像艺术展映在浙江美院2次播映,也打开了第一代录像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如1996年“现象.影像”展中很多艺术家:张培力、耿建翌、邱志杰、佟飙、颜磊等。

三、中国、德国录像艺术的文化差异

实验录像在语言实验和观念实验中,更多给我们鲜活的感觉:时代感、未来感。我个人倾向于录像艺术的新感觉、新语言,当然创新最需要的是精神的独立性品质。不论任何符号的选择:历史、现实、未来或是永恒的老话题,都需要当代人视角来给予新的诠释和转换,这时认知的敏锐性即是一种价值判断,这样的实验才具有当代性,也就是具有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文化针对性。

这次看到的德国录像艺术媒介、技术上与中国基本同步,语言表达比较细腻、自由,关注话题、符号和观念更包容多元:如有的艺术家表现个人微观生存状态,也有艺术家表达城市历史的变迁与再生,还有艺术家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终极生命意义的思考,旅德的艺术家则关注国际化语境中文化背景的国别性,强调国际化、普世性。

中德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心态和目的不同,中国艺术家显得沉重,很多艺术家偏重探讨政治社会性话题,认为艺术需要改变社会,只有成功才能有出路,这样的心态创作思维更容易受到束缚。

可见中国艺术家喜欢更直接的表达方式、转换区别于西方的传统文化根性和当下独特生存感受,这是中国艺术的优势,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固化思维模式,当然现在青年艺术家也逐渐改变了这种现状。中德作品品质上虽然差别不大,但中国的体制生态缺乏包容性、开放性,而节制了中国本土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缺乏国际化。

四、生态建构:教育、收藏、展览、评论等

2004年后中国的艺术院校陆续开设新媒体艺术系、影像系、跨媒体学院、影视动画系等涉及录像艺术的专业,学院也成为了录像艺术的重要平台。学院的优势是学习内容系统、不断引入师资力量,但也容易形成模式化教育和方法论的套路化,从而缺少生存体验。

国内录像艺术收藏依然很少,原因是大众的收藏观念太传统,认为录像艺术可复制性、可拷贝,所以国内市场还停留在传统架上艺术的收藏,需要消费群体和有知识结构的人去改变这种观念。录像艺术主要靠国外机构、藏家收藏,所以艺术家很难依靠录像艺术创作生存,多是靠其他工作养着艺术创作。1997年德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多媒体中心ZKM。有很多模式有他们的优势,比如说西门子赞助汉堡录像艺术节,柏林录像艺术节是苹果电脑资助;2012年国内出现民间“录像局”,是目前在研究录像艺术的主要机构,2006年成立的栗宪庭电影基金,也是从实验影像的角度对录像艺术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都是以个人力量支撑的非营利机构,生存很艰难。

国内录像艺术的展示平台主要通过当代艺术空间与民间院线,两个系统也会融合发展。国内展:2004年北京世纪坛做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起步、2007年上海电子艺术节、2008年中国美术馆“合成时代一一媒体中国”展、2010民生美术馆中国录像艺术20年、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2012年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录像艺术展。

我一直参与北京独立影像展的策划与选片工作。近些年大环境下独立影像的节展:如重庆独立影展、西安民间影像展等大的影像展各种原因相继无法支撑下去,2017电影法让影像传播在国内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象德国上世纪70年代录像艺术就在电视台上展映,中国到目前都是不可能的。

影像创作的独立性与传播的公共性可以分开,不是为了传播限制创作的独立性。当代影像艺术独自创作精神不应该只是小范围的欣赏,只有更广泛的传播才能让艺术价值体现出来,提出针对性问题给予我们生存的启示、传递有价值的情感。

当代影像艺术传播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线下传播途径有现场展览、纸媒出版、文献查寻、教学甚至移动载体等;线上传播途径有网络、电视传播和光盘发行。这几年学校的影像教育也成为了传播的重要环节。

未来录像艺术会从媒介上会更跨界,价值判断更成熟,生态更完善,关注未来的预见性、创造性、启示性。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8
“录像艺术在德国”多媒体影像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下午4:30-6:00
地点: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

嘉宾:
Gerit Chritiani,德国杜塞尔多夫701艺术协会策展人
甄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杜子,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奖获得者
张海涛,策展人、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

主持人:
舒阳,德国DCKD莱茵美术馆执行馆长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